-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股市与经济密切相关 三个规律确立买卖时机
中国股市与经济密切相关 三个规律确立买卖时机
时间:2008-10-17
在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当中,不少人认为中国股市并不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中国股市的涨跌与中国的宏观经济关联度不大。其实,将1998年以来上证指数涨跌幅、GDP增长和大中型企业盈利增长的走势相对照,不难发现,中国股市涨跌时刻是与中国经济密切相关的。
首先,中国股市涨跌与经济预期密切相关。1998-2008年的11年中,中国股市5年上涨6年下跌,股市涨跌与企业盈利增长趋势线完全吻合,区别只是涨跌幅度。股市上涨的5年(1999、2000、2003、2006、2007年),均处于企业盈利增长上升期且盈利增长高于30%;而当企业盈利增长处于回落期,股市无一例外均为下跌。同时,企业盈利增长又与GDP增速紧密相关。企业盈利增长上升期均处于GDP增速明显的上行区间(如1999-2000、2002-2003、2006-2007年);而当GDP减速或者增速放缓,企业盈利增长也进入了回落期。
这说明,经济预期密切左右着股市涨跌。在经济上行区间,会给投资者更好的预期,不断调高企业盈利预期,反之亦然。去年牛市,券商给出企业盈利预测和PE估值都是30-60倍;而今年暴跌,券商评级一路调低到10-15倍,甚至近期对于钢铁等行业买入评级是跌破净资产。这个规律,破解了5年熊市之谜,2001-2005年大部分年份处于经济放缓或减速期,因而难以唤起投资者信心,尽管2003年SARS危机,却因经济上行和企业盈利大幅增长收获了5年熊市的唯一红盘。
其次,中国股市涨跌与经济增长绝对值无关。在2004年、2005年GDP增速为10.1%、10.4%,企业盈利增长为32%、28%,股市不但下跌且在2005年上证指数还创出了近年最低的998点;而1999年、2000年GDP增速仅为7.9%、8.6%,但企业盈利增长达到了80%、100%,股市连续大涨并创下当时2100点的高点。可见,股市涨跌与经济增长的绝对值无关。因为较高的GDP增长如果出现在GDP减速或增速放缓阶段,未必能给企业带来较高的盈利增长,因而股市下跌并不奇怪。
更深层的原因是,经济减速会造成短期供给过剩,从而导致企业利润下滑。由于近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致使原有企业急速扩张和大量中小企业不断加入竞争分食利润,因而一旦经济减速,就会造成短期内供给过剩,加之企业扩张期投入大量成本,很容易导致企业盈利下滑。尤其当全国大中型企业盈利增长在10%左右低位时,甚至会出现大量企业亏损,今年大量中小企业停产倒闭已给出例证。因而今年股市暴跌中,投资者用“中国经济即使减速仍保持近10%的较高增长”作为持股依据或许是一种错觉。
第三,预期过度导致股市经常涨过头或跌过头。1998-2007年的黄金十年,GDP增速从7.3%到11.9%一直处于高速上升趋势;GDP总量从1997年的人民币7.89万亿到2007年的24.66亿,累计增长2.12倍;大中型企业利润总额从人民币0.12万亿到1.95万亿增长15倍;平均利润从513万到5400万增长近10倍;而上证指数从1997年末1194点到2008年9月1802点,11年间累计涨幅仅为51%,甚至跑不赢银行利息。
对预期反应过度的元凶是对信息选择性失明和信息的放大作用。如在今年股市暴跌中,我们习惯性不断寻找下跌原因,因而进入一个:下跌-找原因-进一步下跌-再找原因……如此往复的恶性循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只能看到利空,因为所有媒体和身边的人都在寻找利空来解释下跌。预期过度不单是中国,2000年的纳斯达克“神话”互联网预期,如果你2000年3月5100点时买入,8年后的今天仅2100点。
以上三个规律,捕捉到的中国股市涨跌规律,可以帮我们确立股市买卖时机。
首先,我们要关注中国经济的运行周期。中国近年经济运行规律,通常GDP高速上行两年,会进行一轮1或2年的小周期调整或4年的中期调整。如2001年对1999-2000年的调整或1994年到1998年对此前一轮高增长的调整。
其次,密切关注宏观经济数据。在经济周期调整进入尾声阶段,密切关注统计局每月发布的投资、消费、出口数据,以及汇率、货币等其他刺激经济复苏政策,同时关注大中型企业利润增长。参照2002年经验,即使GDP进入上行区间,但如果大中型企业利润增速过低,股市也很难上涨。
最后,长期空仓等待买入时机。通过涨过头跌过头的规律,必须戒急躁和贪婪。在经济下行调整时,会不断有各种利空传闻打压,股市一定会大幅跌破其实际价值,因而不要急于抄底。而在上涨时,也一定会在不断的利好信息推动下,涨到远高于其真实价值。
当耳边仍回响着高盛等投行在7月纷纷为原油200美元的呐喊,美林10月2日最新研究报告已看跌到50美元。这让我相信,经济预期不仅仅左右着中国股市,预期过度也绝不仅发生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执行转破产申请书.docx VIP
- Unit 6 At one with nature 词汇讲解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VIP
- 色盲检测图(俞自萍第六版).pptx VIP
- 20S515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ptx VIP
- 供需双方框架性合作协议新.docx VIP
- 美孚润滑油手册.pdf
- DZ_T 0181-1997水文测井工作规范.pdf
- 中国心力衰竭基层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2024年版)课件PPT.pptx
- 有限空间下HGIS/GIS设备现场交流耐压试验的安全距离评估方法.pdf VIP
- 22S521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检查井.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