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天坑,垂直下探600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入天坑,垂直下探600米   下探天坑?这是干嘛?挖地洞吗?哪里呀,我们这是要去一个神秘洞穴探险,据说洞口终年冒烟,里面纵横交错着地下河、数不清的地缝、生活着没眼睛的鱼、“会飞”的猫……怎么样?有胆量就一起来吧。   位于广西乐业县的大石围天坑就是这次探险的目的地,它形成于6500万年前,形状犹如巨大的漏斗,是一个隐藏在群山峻岭中的喀斯特溶洞群。   从天坑边探头看下去,坑中云雾弥漫,深不见底,自下而上传来的轰隆声让人感觉神秘可怕。仔细研究地形之后,大家决定采用SRT技术从天坑的悬崖上,垂直降落进坑底。雾气越来越浓,能见度很低。队员们全身的重量都系在一根绳子上,四肢悬空慢慢向下降。这时候,最怕的就是碎石滚下,要知道,一颗花生米大的碎石从几百米的高处掉下来,重力加上速度,其杀伤力不亚于一粒子弹。所以,我们每做一个动作都会倍加小心,生怕一个失误,给下边的队友带去灭顶之灾。天公不作美,又下起雨来,原本就十分险峻的崖壁,变得又湿又滑,使下降更为艰难。5个小时后,我们终于完成了这短短600米的垂直下降。      要想成为真正的“蜘蛛人”,就得学会SRT的基本技术:   ①绳结:又以8字结最牢,也最常用。洞口绳索的定位与绳索间的连接一般都要求用8字结。   ②打锚:在洞壁转折处为避免绳索与洞壁磨擦,要求打锚,重新定位绳索。   ③下降:双手运用下降器(实际上是一种只能上而不能下的卡夹)沿绳索自洞口下滑至洞底。      营救失足“飞猫”   稍作休整后,我们沿着45度的陡坡下到坑底的原始森林,森林到坑底的溶洞口不足300米,可脚下利刃一般的山石,却让我们走了两个小时!“看,竖井!”一名队员抢先惊呼出声。原来,竖井是天坑群里更为神秘的一种地貌类型,它的下面直通地下河。我们继续使用SRT技术顺井而下,洞里光线逐渐减弱,井壁上的植被明显减少,只有一些荫生的草丛。无奈,我们只好打开头顶的乙炔灯来告诉队友各自的位置。下降了200多米后,一阵“嘶嘶”声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在一个石缝里,一只受伤的小“飞猫”正惊恐地尖叫。它一定是误飞到岩壁上然后滑落下来的,仔细看它,浑身已经湿透,冻得瑟瑟发抖。好吧,紧急营救“飞猫”,开始行动!一名队员戴着手套试图捉住它,刚才还看上去很温顺的“飞猫”突然变得异常凶猛,它怒吼着用锋利的爪子自卫,弄得队员无处下手。结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这名队员才终于揪住了“飞猫”的大尾巴,没想到这家伙被俘后,竟然四脚一伸,做了个完全不抵抗状,样子很是好笑。我们把它装进袋子里,准备一会儿把它带上去。      “飞猫”又叫鼯鼠,形似猫,四肢之间长有蹼,生活在高山峻岭中。对于只能从高处往低处滑翔的“飞猫”来说,一旦滑入竖井,湿滑的井壁会让它们无法攀爬上去。尤其是出生3、4个月的小“飞猫”,在独自觅食时,因为刚刚开始学习滑翔,并不知道茂密的植被下有可能掩藏着可怕的竖井,常常会不慎滑入,再也回不到天坑中去。      天坑遇火险   下降到竖井底部,湍急的地下河呈现在我们眼前。趟过一段距离,我们登上一块高地。突然一声惊叫,就见一名队员大喊着冲到另一名刚上岸的队员身边,“啪啪”地打灭了他头顶乙炔灯上的火苗。再仔细一看,背包上“嘶嘶”冒着白烟!原来,包里的电石密封不严,进水产生了化学反应,这太危险了。电石遇水产生乙炔气体,为我们的头灯提供能源。但是假如气体直接遇到火苗,则有可能发生爆炸!赶快把包里的电石取出来,挑出没有反应的重新包好。谁知道祸不单行,一不小心,又一块电石落进旁边的水坑,水坑立即像开了锅一样产生强烈的反应。队员们纷纷冲过去扑救,慌忙中却忘记关掉自己头上的乙炔灯,“轰”的一声巨响,灯里的火苗点燃了气体,发生了爆炸。大家顿时乱了手脚,居然有人摘下头盔舀水来灭火,可想而知,火是越救越大呀……      没有眼睛的盲鱼   经过了救火的慌乱,大家坐下来休息、吃饭。突然,我们发现这里还有鱼儿生存!用头灯照着仔细瞧瞧,这些鱼竟然都没有眼睛,原来,地下河里的鱼由于一直不见光线,眼睛已经退化,只留下两颗像疤痕一样灰白色的肉点,不过,为了生存和觅食的需要,它们的嘴边长着两根发达的长须,当然,它还有灵敏的听觉和嗅觉帮助它们生存。我们站在水里,把手伸进水中,一群金黄色的盲鱼好奇地用它们的长须来触动我们的手指,在我们脚边和手上蹭来蹭去,跟我们非常友好。看来,这些鱼儿寂寞太久了,第一次跟人类接触,感觉还很新鲜哩~      逃过“吃人沼泽”   洞穴里的地下河在凹凸不平的巨大钟乳石之间飞速流动,瞬间又消失在一个狭小的石缝下,发出隆隆的巨响。这里的地形极其复杂,遍布着岩石、陡坎、石缝、泥潭和窄洞,非常危险。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了好几处更危险的地方――沼泽一样的淤沙地带。淤沙地带表面看上去比泥潭干燥一些,其实却是一个吃人的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