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活泼的西周玉鱼.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动活泼的西周玉鱼   《红楼梦》中屡次提到“通灵宝玉”,说它本是女娲炼就的一块顽石,因无力补天而随神瑛侍者入世,幻化成贾宝玉落胎时口衔的美玉。这块宝玉的失与得也伴随着贾府的荣辱、兴衰。这些故事听起来荒诞离奇,但并不是曹雪芹空穴来风的。在古人心目中,玉是“山川之精”,可通灵天地,除邪晦、知祸福。因此,自古中国人就有很浓厚的崇玉传统,古人给玉赋予了很多精神内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代表了中国人的气节。玉文化也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   中国玉器的出现至今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了,玉鱼是玉器中比较常见的形象之一,它们几乎存在于整个玉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玉鱼之所以能够从新石器时代流传不息,是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的。   玉鱼在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时期就已有出土,但数量较少。商周时期玉鱼出土的较多,商代妇好墓中出土玉鱼七十余件。西周时期是中国古代鱼形玉器制作的又一个高峰。从出土的情况看,玉鱼广泛存在于西周墓中,出土数量大,形制各异,其中不乏精品。本篇着重介绍西周玉鱼的形制特点。   这一时期的玉鱼多是片状雕,形象生动,或直或曲,或细或宽,张口圆目,其身体背脊和腹下用短阴线琢出两组鱼鳍,两面纹饰相同,尾分叉,在脊背或口部有钻孔,以便佩戴或悬挂。西周玉鱼在琢工上,有的精细,有的简练,有的写实,有的抽象夸张。精工细作的器物作为王公贵族的佩饰,而比较粗犷的器物可能适用于敛葬。   这几件玉器可以说明一些西周玉鱼的特征:   玉鱼佩(图1)通长7.3厘米,宽0.7厘米,厚0.3厘米。白玉,略泛黄,半透明,通体磨光。细长条扁体,尾分叉,嘴端较大,口微张,嘴部钻一圆孔。两面均用匀称的细阴线琢出圆眼、鳃、鳍等部位。   玉鱼佩(图2)通长5.1厘米,宽1.4厘米,厚0.15厘米。青玉,半透明,通体磨光。长条扁体,头小尾大,尾分叉,嘴端较大,口微张,两面削薄,呈刀刃状,嘴部钻一圆孔。两面均用匀称的细阴线琢出圆眼、鳃、鳍等部位。   玉鱼佩(图3)通长3.8厘米,宽1.2厘米,厚0.15厘米。青玉,略泛黄,半透明,通体磨光。体较宽大,尾分叉,口微张,嘴部钻一圆孔。两面均用匀称的细阴线琢出圆眼、鳃、鳍等部位。   玉鱼佩(图4)通长8.5厘米,宽2.4厘米,厚0.15厘米。灰黄色,灯光下有透明感,通体磨光。呈长条扁状体,尾分叉且下弯,口微张,两面削薄,呈刀刃状,嘴部钻一圆孔。两面均用匀称的细阴线琢出圆眼、鳃、鳍等部位。   玉鱼佩(图5)通长8.3厘米,宽3.3厘米,厚0.3厘米。黄玉,半透明,玉质鲜润。鱼体肥大,尾分叉且下弯,嘴部钻一圆孔。两面均用匀称的细阴线琢出圆眼、鳃、鳍等部位。   玉鱼佩(图6)通长6.3厘米,最宽处0.9厘米,厚0.4厘米。灰白色,微泛黄,半透明,通体磨光。长条扁体,尾分叉且下弯,造型生动,嘴部钻一圆孔。   梯形玉鱼(图7、图8、图9)通长2.3~2.4厘米,厚0.15厘米。淡黄色玉,透明感强,通体磨光,呈梯形,头小尾大,尾分叉。其用途可能是敛葬玉,缀于棺罩或玉瞑目周边。   西周玉鱼佩常见成对出土的现象,寄托着人们成双成对的美好愿望。   玉鱼佩(图10)两件,通长11.3厘米,宽1.9厘米。青玉,通体磨光。细长条扁体,尾分叉,嘴部钻一圆孔。两面均用匀称的细阴线琢出圆眼、鳃、鳍等部位。   周人不仅佩戴单件玉佩,组玉佩的出现更成为当时的新风尚,王公贵族多佩戴组佩,代表其高贵的身份。“璜”通常作为成组玉佩中的重要玉件而出现,鱼形璜表达了人们对鱼这种形象的喜爱。   变形鱼纹璜(图11)通长5厘米,最宽处2厘米,厚0.2厘米。青玉,浅绿色,通体磨光,正面琢以变形云纹,背面光素。轮廓似璜形。两端及外弧缘有三个鱼尾式齿棱,两端各钻一圆孔。   鱼形玉璜(图12-1)通长7.2厘米,宽2厘米,厚0.3厘米。灰褐玉,通体磨光。曲体弓背,刀状尾,颚下伸有一肢。两端各钻一圆孔。两面均用匀称的细阴线琢出圆眼、鳃、鳍等部位。鱼形玉璜(图12-2)通长6.2厘米,宽1.5厘米,厚0.3厘米。灰褐玉,通体磨光。曲体弓背,刀状尾,颚下伸有一肢,两端各钻一圆孔。两面均用匀称的细阴线琢出圆眼、鳃、鳍等部位。   另外,还有一些有特殊用途的鱼形玉器,比如鱼形磬。西周是一个重礼崇乐的王朝,各项礼仪活动中,都不能缺少相应的配乐,“磬”是西周乐器中重要的一种,而以鱼为题材的磬也广泛存在。   鱼形磬(图13)灰黄色,扁平鱼形磬体,鱼头上部钻有孔以供系挂,其音质优美,造型独特。   西周玉器中,还有一类较为特殊,它的造型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动物或人构成,可称之为合雕象生玉器,其中也有鱼与其他动物的合雕玉器。它们造型独特,构思巧妙,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神秘力量的崇拜。   鸟鱼合雕玉佩(图14)通长7厘米,宽2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