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树盆景栽培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docVIP

松树盆景栽培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松树盆景栽培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松树以其寿命长、树势挺拔、苍雄伟、可塑性强,且能较易表达创作的思想情感,塑造诗情画意的盆景木意境,而深受广大盆景爱好者的爱。松树有其独特的习性,与其它树有很大差异性。如不了解和掌握其性,在栽培过程中,因技法不当或管不善易造成松树死亡。为让有限的源得到充分的运用和挖掘,减少人造成的浪费,我们在借鉴盆景专业士创作经验,学习专业理论书籍来导实践的同时,更有必要通过自身实践来积累经验,相互交流,共同探创作心得。本着这一想法,笔者特撰将松树盆景栽培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题与同好作一交流,不妥之处,敬请正。      一、地栽松树移植需谨慎      地栽或野生松树移植时不要弄散根部泥球,否则就很难成活。对一些地栽多年的松树,由于主根粗壮,根盘周围毛细根较少,断根后残留的毛细根不多,在吊装、搬运、上盆过程中,容易造成泥球松散,影响成活率。可在地上将粗根先切断,再地栽一年待近根部四周长出毛细根后移植上盆为妥。对一些树龄较长、树干苍老、恢复能力较弱的地栽素材,要谨慎移植:缩根难度比较大的素材在采挖时,宁可泥球大一点,作为景观树种植比较适宜,盲目缩剪上盆,否则会造成资源浪费。      二、松树上盆造型勿急躁      地栽松树移植上盆后,切不可直接动手造型,必须在盆中放养1-2年,待生长旺盛、机体恢复后方可造型。可用观察法,掌握松树健康情松针是否坚硬、颜色是否正常,枝条是否硬朗,也可看看盆子周围是否已长出毛细根。造型宜在当年10月至次年4月前为宜,但要避免严寒天气。对需舍弃的枝干,可留长一点,用作神枝或舍利;需直接锯切到位的,建议用自粘式防水胶布包扎,使切口密封,让其自然愈合,日后形成马眼。   苍老的枝干自愈能力差,为防止锯切后出现漏皮现象,应尽量留长一点做神枝为宜;对于皮相对比较嫩的细枝干,可直接锯切到位。   对需要调整出枝方向和弯曲的枝干,用金属丝蟠扎整形,缠绕扭曲,对弯曲难度大的枝条,用麻布条或金属丝加以保护,对较粗的枝干,可采取切口方法,通过机械或专业工具,吊扎牵拉等方法,但一定要用力均衡,分步到位,以免造成拉伤断裂。蟠扎枝干时,金属丝的粗细选择要合适,枝干细,金属丝粗,易造成枝干扎断,金属丝细,枝干相,不宜定型。对一些难得的精品素材或已成型需改作的盆景,建议使用新的专用盆景铝丝为妥,重复使用的金属丝,蟠扎时容易对干皮造成损伤,而导致枝干枯死。五针松绑扎后,切忌在夏季高温情况下,拆除金属丝。      三、换盆翻盆切忌勤      在选购松树盆景时,要观察是否有病虫害、是否刚上盆。对刚上盆不久的盆景,购买后,切不可急于切根换盆,松树最怕勤换盆。特别是一棵刚从地下移栽上盆不久的松树,经切根修剪后,本来就奄奄一息,经几个月养植后刚好有点恢复生长机能,购买后又急于换盆、修剪、造型,在一个生长周期内经数次折腾,这等于要它的命。栽培一盆松树盆景至少要花5-8年的时间才能算成型。栽培松树盆景一定要有耐心,切忌急功近利,否则会适得其反。      四、根盘梳理易简便      松树一般都根盘发达,纵横交错,层层叠叠,好的根盘有龙蟠虎踞之势,具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境。在盆景栽培过程中,要通过切根、取舍、梳理、调整和矫正根盘,使根盘四向有根,粗壮适宜,简洁流畅,扎地有力。根盘的调整和矫正过程也存在很大风险,切根过度或不当,会造成松树死亡。本人认为根盘的梳理可采用简便保守的办法,尽量避免翻盆、切根同时进行。裸露在土层表面的重叠、僵硬、臃肿、交错、多余的根粗度在1cm以内的,只要是上盆已种养多年了,可在休眠期,直接将要取掉的根两头切断;需切除的根较多时,应逐年切除,不需要翻盆动土,这样既安全,又简便。对粗根或需要调整方向的根,可结合翻盆,采取牵拉调整方向,校正姿势,同时将原盆面切根时存留在盆土中的死根清理掉。   大盆换小盆或移植放养后需缩剪粗根的,建议在大盆种植一年后,在不翻盆的情况下,于每年3-4月份在盆中   边破土一边切除粗根,但切忌将一边所有根系都切除,然后将挖出的旧土重新覆盖。待切除后的粗根长出毛细根后,第二年再切除另一边的相根,待四周粗根都缩剪后再换盆。这样能确保大盆换小盆时,不致于因切根过度而造成死亡。      五、松树“倒根”可弥补      松树盆景,呈龙翔凤翥的姿态,老干苍劲,虬根盘曲,特别是松树的灰褐色树皮,纵裂呈鳞片剥落,给人以历尽沧桑、老气横秋的视觉感受,是其它树种所无法比拟的。但是,在盆栽多年后其树皮自然脱落形成美感之外,有些盆景因养护不当或因天生缺陷,极易造成“倒根”现象。像黑松、赤松等树皮厚实的松树,因人为浇水冲刷,使根盘周围严重脱皮而形成主干上粗下细的“倒根”现象;五针松等嫁接的松树盆景因嫁接留下的天生缺陷,会造成圈型凹陷现象,成为栽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