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硬膜外腔连续给药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硬膜外腔连续给药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赵忠辉 张旭桥 姜升平 喻伟强 吴坤 郭永林(湘潭市中医医院 湖南湘潭 411100)
【中图分类号】R681.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9-0131-03
【摘要】目的 观察硬膜外腔连续给药合中药自拟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umbar intertebal disc hemiationn,LDH)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64例采用硬膜外腔连续给药合中药疗法,对照组60例只采用硬膜外腔连续给药;结果 治疗组能明显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症积分及VAS评分(plt;0.05,plt;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硬膜外腔连续给药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
【关键词】自拟方 硬膜外腔给药 腰椎间盘突出症
Treament of LDH by TCM and Canales spinalis injection on Clinical Research
【Abstract】 Objective: Observe the effect on the treatment of 1umbar intertebal disc hemiationn(LDH) by TCM Canales spinalis injection together. Methods: 64 cases of Treatment group are treated with TCM and Canales spinalis injection; 60 cases of Control group are only treated with Canales spinalis injection. Result: The treatment on Treatment group can elevate obviously the JOA sore and VAS sore of LDH.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using TCM and Canales spinalis injection together is quite beneficial to LDH.
【Key words】TCM Canales spinalis injection Lumbar Disc Hemiation(LDH)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均为湘潭市中医医院2010年3月-2011年4月的门诊及住院的常规保守治疗半年以上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124例,随机分为硬膜外腔连续给药合中药治疗组(治疗组)64例、单纯硬膜外腔连续给药组(对照组)60例。所有病例均经CT或(和)MRI确诊为L3/L4、L4/L5或L5/S1单节段或多节段椎间盘或突出,但突出物大小在水平面和矢状面上均未超过椎管直径的一半。治疗组男34例,女30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18岁,平均37.8plusmn;7.8岁;病程最长者18年,最短7个月,平均4.9plusmn;1.2年;病情轻度12例,中度42例,重度10例;L3/L4突出者4例、L4/L5突出者34例,L5/S1突出者20例,双节段或三节段突出者6例;单侧腰腿痛者52例,双侧腰腿痛者12例。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19岁,平均36.2plusmn;7.6岁;病程最长者16年,最短7个月,平均4.7plusmn;1.1年;病情轻度11例,中度42例,重度7例;L3/L4突出者6例、L4/L5突出者32例,L5/S1突出者14例,双节段或三节段突出者8例;单侧腰腿痛者50例,双侧腰腿痛者1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病位上均具有良好的可比性(pgt;0.05)。
1.2诊断标准及排除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第三版《实用骨科学》[1]及第一版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外科学》[2]拟定:(1)腰痛、下肢痛呈典型的腰骶神经根分布区域的疼痛,常表现为下肢痛大于腰痛。(2)相应病变的椎旁或臀上神经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3)神经根张力试验: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阳性,或屈颈试试阳性,或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4)按神经分布区域表现肌肉萎缩、肌力减退、感觉障碍和反射改变四种神经障碍中的两种征象。(5)影像学检查:X线腰椎正侧位片显示腰椎生理弧度改变或脊柱侧突,椎间隙变窄,并能排除脊柱结核、肿瘤、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者。CT或MRI显示有椎间盘突出。
1.2.2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腰椎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