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学教学设计中多维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实践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科学教学设计中多维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实践
唐春艳
(富阳市富春中学,浙江杭州311400)
布鲁姆曾指出:“有效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所以,有效教学的显著特点是以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作为教学的导向,使整个教学活动始终置于教学目标的控制下进行,使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均有目标指向性。这就需要我们在备课构思时,要精心创设情境,这样才能明确和控制导向,从而成就精彩课堂。
一、从“学生特点”的维度提炼有效情境
1.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
根据“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情境的创设要尽量准确地确定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以紧扣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生长点来设计和提出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如果不适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学生就会无所适从,逐渐丧失探究的信心和乐趣,出现教师讲授代答,学生被动接受的现象。
例如:在八年级大气压的教学中,在引课中创设一个演示实验:取一只口略小于鸡蛋的广口瓶,将一煮熟的鸡蛋剥去壳,再把瓶子中倒点热水振荡后倒掉,瓶中残留着温度较高的水蒸汽,剥去壳用鸡蛋封住瓶口,瓶中的水蒸汽降温压强减小,鸡蛋“吞”入瓶中。引出课题:是什么原因让蛋入瓶的?结果学生回答热胀冷缩或鸡蛋具有重力,就是答不出所以然来。“瓶子吞蛋”,确是与大气压有关的现象,但涉及到了气体的热现象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用这种既有大气压的作用也有其他因素作用的实验来引课并证实大气压的存在,难免会使学生对实验的结论和引起的原因产生迷惑:这是真的吗?相比之下,用“纸片托水”实验作为引课,能迅速、干脆利落地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这个主题。这一实验不存在其他干扰认知因素,是个能很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在用上述“纯”大气压的作用的实验引出“大气压强”课题的基础上,再利用一些与大气压强有关的实验或例子进一步说明它的存在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始于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对自然界的认识,而不是单纯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和接受。实践也证明,只有当学习内容与其形成、运用的社会和自然情境结合时,有意义的学习才可能发生,所学的知识才易于迁移到其他情境中进行再应用。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进课堂的,他们都有丰富的生活经验,通过从科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入手来创设情境,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又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影响因素》一课,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了如下情境:
(1)问题的提出:①你在家里泡糖水的时候,使用热水还是用冷水?为什么?②为了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你还采用了哪些方法?③你认为除了上面的因素外,影响蔗糖溶解快慢的因素还有那些?
(2)学生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汇报。
3.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学习科学最直接和持久的内部动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奇特、新颖、有趣”的情境往往会让学生感到出乎意料,能顺应学生的“好奇、好动、好玩、好胜”的心理,大大刺激学生感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引发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的思考,以此引入新课、新概念,探究科学新规律,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水的折射前,教师创设演示了“叉鱼”实验情境,将木的鱼用绳拴住,绳的另一端系在容器底部的石块上,鱼停留在水中一定的深度处,然后用木棒去叉,学生发现木棒必须对准“鱼”的下方才可能叉到鱼。对这种看似简单的现象,要追根查因时,学生却感到茫然了,因而产生了悬疑,激发了求知的欲望。
二、从“三维目标”的维度提炼有效情境
1.在知识的达成中有着指向性
教学情境的创设中,要注意指向性,特别是引导学生提出探究的科学问题时,由于教学情境没有明确的指向性,会使学生提出漫无边际没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导致无故浪费时间,降低课堂效益,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提出能跟有用信息相关的、有值得探究价值的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首先创设的教学情境必须要有明确的指向性,这样更有利于下面的教学和探究。例如:在《汽化与液化》第一课开始引入时,笔者自己有意识的给学生设计一个小活动:每位同学用滴管取一滴水和一滴酒精同时滴在手背上,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水和酒精的变化情况,在此过程中你想说些什么或者你有什么疑惑?过一会儿学生开始举手发言了:
生1:酒精消失了,而水仍然还在。
生2:为什么酒精消失了呢?
生3:为什么酒精消失比水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神经外科躁动病人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doc
- 神经外科通过健康教育路径对预防坠床跌倒的效果分析.doc
-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伴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体会.doc
-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应用全面护理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观察.doc
-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研究 郭云静.doc
-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采用脑室颅内压监测的临床价值探析.doc
-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监护和护理体会分析.doc
-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监护的护理体会.doc
-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躁动原因及护理策略研究.doc
- 神经外科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临床分析.doc
- 新解读《GB_T 26559-2021机械式停车设备 分类》最新解读.pptx
- 新解读《GB_T 31953 - 2023企业信用评价报告编制指南》最新解读.pptx
- 新解读《GB_T 40849-2021全息位置地图数据内容》最新解读.pptx
- 新解读《GB_T 31723.414 - 2021金属通信电缆试验方法 第4 - 14部分:电磁兼容 电缆组件(现场条件)的耦合衰减 吸收钳法》最新解读.pptx
- 新解读《GB_T 31866-2023物联网标识体系 物品编码Ecode》最新解读.pptx
- 新解读《GB_T 32065.11 - 2021海洋仪器环境试验方法 第11部分:冲击与碰撞试验》最新解读.pptx
- 新解读《GB_T 33445-2023煤制合成天然气》最新解读.pptx
- 新解读《GB_T 33521.31 - 2023机械振动 轨道系统产生的地面诱导结构噪声和地传振动 第31部分:建筑物内人体暴露评价的现场测量指南》最新解读.pptx
- 新解读《GB_T 34436 - 2023玩具材料中甲酰胺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 - 质谱法》最新解读.pptx
- 新解读《GB_T 35205.7 - 2021越野叉车 安全要求及验证 第7部分:纵向载荷力矩系统》最新解读.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