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DR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移动DR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移动DR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分析 杭州市肿瘤医院放射科 浙江 杭州 310002 作者简介:赵江,出生年月:1984.12,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杭州学历:本科职称:技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从事……工作:医学影像技术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移动DR在临床使用中的技术优势。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2015年床边片共计300例,DR、CR各150例,对图片进行图像质量、曝光条件、曝光时间的对比分析。结果:移动DR的图像优良率、摄片时间、曝光剂量均优于移动CR,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移动DR已经可以取代移动CR为临床服务,且将有更加广泛的用途。 关键词:移动DR;床边X线摄影;计算机X线摄影(CR)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8-0216-01 Analysis of advantages of mobile DR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ZHAO Jiang (Hangzhou Tumor Hospital, Hangzhou 310002) Abstract: Objec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advantages of mobile DR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Materials and methods: Randomly selected from our hospital 2014-2015 in the bedside of a total of 300 cases, DR, CR each 150 cases. Image quality, exposure conditions, exposure time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Mobile DR image quality rate, film time, exposure dose are better than the mobile CR, Results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 Conclusion: Mobile DR has been able to replace the mobile CR for clinical services, and there will be a wider range of uses. Keyword: Mobile DR; Bedside radiography; Computed radiography (CR) 床边X线摄影主要为急危重、术后患者、复合性外伤、骨折牵引等不能活动者提供了及时方便的影像资料[1]。随着医院网络化建设的日渐完善,移动DR开始普及,那么其相较于过去的移动CR系统在实际应用当中究竟会有哪些优势。本次研究主要对我院2014年新进岛津MUX—2000型移动式DR在实际使用中的技术优势进行比较分析。 1 一般材料 1.1 患者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4-2015年CR、DR床边片各150份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在50~88岁,平均(57.6plusmn;12.1)岁。DR组男性68例,女性82例,年龄55~88岁,平均(62.3plusmn;5.3)岁。CR组男性70例,女性80例,年龄50~80岁,平均(63.1plusmn;5.2)岁。两组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值gt;0.05,有比较价值。图像均为胸部正位片和骨盆正位片。 1.2 设备与器材 CR:采用AGFA IP成像板及与其配套的扫描成像系统,床边X线机为东芝IME—100L型移动式X线机;DR:床边机为岛津MUX—2000型移动式DR及佳能CXDI-70C型平板探测器:像素间距125mu;m,有效成像范围350x426mm,可再现高分辨率(约 950万像素)的数码图像,内置无线传输模块。网络:以医用网络传输协议(DICOM)接入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系统)实现无线传输。 2 方法 2.1 DR:启动电源开机,确保移动型DR操作界面显示、无线网络信号正常,同时打开平板探测器(FPD)电源,在DR主机操作界面上可查看FPD、主机电量是否充足。点开工作列表(Work list)接受并核对病人信息,结合拍摄部位及患者体位将FPD合理摆放好,调节合适的照射野,设置曝光条件:65~78Kv,3.0~12mA,也可根据患者体型、部位选择自动曝光(AEC),但在实际使用中更加倾向于手动调节曝光条件,曝光结束后FPD可直接重复使用。CR:需先接通电源对机器电容充电,核对病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