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城二中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单元检测题.docVIP

谷城二中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单元检测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谷城二中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单元检测题.doc

谷城二中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单元检测题 2013.12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寥廓 陨身不恤 毗邻(bǐ) 畏葸不前(xǐ) B.杜馔 锱铢必较 拮据(jū) 模棱两可(líng) C.阑珊 哀声叹气 混沌(hún) 一蹴而就(cù) D.寒暄 浪遏飞舟 讥诮(qiào) 茕茕孑立(qió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影片《唐山大地震》展现了一个“23秒的灾难却用32年来平复”的故事,谱写了一首令人回肠荡气的大爱之歌。 B.闻知家乡遭逢洪灾,在外打工的李强心急如焚地往家赶。当他与安全转移的妻儿萍水相逢时,竟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C.边城碧溪岨的白塔坍倒了,唯一的亲人爷爷也已过世,渡口只剩下翠翠形影相吊,她还在等待那个曾在月下唱歌的年青人。 D.北京首届世界武搏运动会云集了全球顶尖的武术搏击高手。我们这些志愿者能躬逢其盛,感到无比骄傲。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北京林木面积最大、覆盖率最高的地区,当地百姓种植的经济效益较高的果树,每年都获得了可观的收入。 B.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他最大的特点是善于在我们每个人都经历的很平凡的生活中找到作品所需要的故事。 C.今年7月16日,大连油管爆炸造成大量原油直接流向大海,其主要原因是油罐区缺少事故池的设计而导致。 D.随着神舟载人飞船、嫦娥探月卫星等航天器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大规模利用太空的时代即将到来。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三国演义》《水浒》是文人在民间创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作,它们都采用长篇章回小说的形式,塑造了个性鲜明的非凡人物或英雄形象。 B.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合称“初唐四杰”,他的骈文词彩华美,对仗精工;其诗音律谐美,气象浑厚,开初唐新风。 C.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等元杂剧作品是中国古代戏曲的高峰,曹禺的《雷雨》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艺术走向成熟。 D.西班牙作家富尔格姆和俄国作家契诃夫分别塑造了堂吉诃德和别里科夫这两个滑稽可笑又发人深省的经典形象,借以讽刺现实社会。 5.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或句子,语意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浓浓的秋,斜斜的雨,秋雨中的草原是一幅忧郁的画,一首感伤的诗。雨浓一阵的白,淡一阵的白,草静静地 ① 秋雨的浸淫,叶子 ② ;花瓣窸窣落下来,带着怅然的无可奈何的叹息。被雨淋湿的草原, ③ 凄清。 A.①承受 ②带着缠绵的凄迷和湿漉漉的忧伤,微微下垂 ③苍茫 B.①消受 ②带着缠绵的忧伤和湿漉漉的凄迷,微微下垂 ③苍凉 C.①承受 ②微微下垂,带着缠绵的忧伤和湿漉漉的凄迷 ③苍凉 D.①消受 ②微微下垂,带着缠绵的凄迷和湿漉漉的忧伤 ③苍茫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6—8题 “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 “和”与“同”是先秦时期两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和同之辨早在西周末年《国语》、《左传》中就有明确记载。孔子有关和同之辨的理论,是对前人学说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而不同”是孔子理想人格的一个重要标准。和与同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原则性和差异性。承认差异,有差异性的统一才是“和”。“和而不同”,被公认是典型的中国哲学智慧。“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一个时代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是文化发展和繁荣的必不可少的保证,也是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处理好各种文化关系的理论依据。 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正是“和而不同”、海纳百川的文化心态的历史体现。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的文化理想。但是孔子并未一味求“同”于周礼,而是在对三代文化的“损益”、“因革”有着清醒认识的基础上,采取了取其所长、择善而从的态度。整个儒学的发展史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征。战国中后期以来,儒学的所谓的“驳杂不纯”的特征就日渐明显。汉代以后所谓的“独尊”的儒学,也是儒、道、墨、法、阴阳等等诸子思想的结合体。实质上,自汉代开始,阳儒阴法或者说儒显道隐,一直是中国文化发展的特征,而其他诸子学说,也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脉脉潜流,从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不竭源泉。 “和而不同”还表现在中华文化在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上。汉代以来,随着中国本土道教的产生以及印度佛教的东来,在中国逐步形成了儒

文档评论(0)

ld15940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