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我、自我、超我的三个人格层面——浅析凌叔华《酒后》.docVIP

本我、自我、超我的三个人格层面——浅析凌叔华《酒后》.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我、自我、超我的三个人格层面——浅析凌叔华《酒后》

本我、自我、超我的三个人格层面—— 浅析凌叔华《酒后》 [摘 要]《酒后》历来被认为女性小说中的精品,小说以女性的视角对女性心理作了独特、深刻的刻画和关照,本文选择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组成理论来解读文本,揭示了和人格层面相契合的叙事结构。 [关键词]心理分析;自我意识;女性心理 和凌叔华的其他作品一样,《酒后》同样体现了淡雅幽深、清新灵秀的风格。文本叙述一对夫妻在酒后夜阑人静时,男主人公永璋既陶醉于温馨、柔和、高雅的家庭氛围中,更深深地陶醉于妻子采苕的娇媚温柔,但妻子采苕却倾慕于那位醉卧在客厅大椅上的朋友子仪,并请求永璋让她对酒醉沉睡中的子仪瞬间一吻。永璋在短暂激烈的心理冲突中难拗娇妻的执著,只好应允了她的要求,但采苕刚刚移步又立时却步,又使一吻之求的心驰骤然收缰,戛然而止,留下一片“飞白”。女主人公采苕从倾慕到争取再到放弃,个中取舍,幽深曲折,令人深思,充分体现了凌叔华独特的女性意识及这种意识之下的女性心理。 弗洛伊德认为整个人格由三大系统组成,它们是本我、自我、超我。在一个精神健全的人身上,这三大系统形成一个统一、和谐的组织结构。通读文本我们可以发现《酒后》贯穿着对“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的心理刻画,同时也构成了心理分析层面的叙事线索。 对女性“本我”的诉求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凌叔华从自身的生命体验中探寻着女性的命题,关注女人的命运,抒写着自我生存的体验和感悟。她坚持从生命本相出发,在凡人俗事中还原女性真实心灵历史,展现女性作为“女人”的隐秘、复杂而又独特的生命感受。在小说中我们可以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采苕的“脸上忽然热起来”,这绝对是生理上的全面反应,是女性“本我”意识的苏醒。细读文本我们不难发现大量处于女性对男性自然审美体验的描写:采苕在开头注意到的是子仪整体的存在,他对这个男人充满爱怜;之后更是大量展现了女性对心仪男子的基于生理需求的关注:“子仪正睡得沉酣,两颊红得像浸了胭脂一般,那双充满神秘思想的眼,很舒适的微微闭;两道乌黑的眉,很清楚的直向鬓角分列;他的嘴,平日常充满了诙谐和议论的,此时正弯弯的轻轻的合着。腮边盈盈带着浅笑……永没像过酒后这样温润有美。采苕怔怔的望了一回,脸上忽然热起来”。采苕注意到了子仪的嘴唇、脸颊,这正是两性接触中最初注意到、也最具“本我”特色的层面。 中国女性在封建伦理规范和要求的长期约束下,已经逐渐将社会或团体所规定的角色内涵,内化为本体的角色意识和角色心理而自我认同,有的女性甚至以之对自我进行限定与束缚,从而造成了自我思想深层的刻板和愚昧。最典型的便是“妻子”“母亲”这两种角色对女性生与命的束缚与禁锢。为尽“妇职”“母职”或,女性以过多的自我奉献精神服务于家庭儿女,而忽略了自我的主体价值和存在意义。中国女性的“本我”意识一直以集体无意识形式被人遗忘和摒弃。凌叔华正视并深入挖掘了女性的本我意识。《酒后》中采苕恳求丈夫同意去亲一下自己一直仰慕的人,这种倾慕之情有对其不幸遭遇的同情与怜悯(母性),但从深层看也包含着想要争取一个女性除妻子、母亲身份以外的另外一种权利———爱与被爱的欲望和权利、独立的感情天地和人格意志。这种激情和欲望是人的意识中最深层的本我,就像是沉入海的冰山,它有时是不会被当事人所觉察的,但是它却是生命的原动力。 采苕基于对生命的本真向往和呼唤,在坚守“妻性”的求全中张扬着欲望的翅膀。凌叔华以贴地而行的方式,从真实的生命体验出发,冷静地审视着女性本身和社会、历史的关系,“向后”关注了女性的本我需求,并勇敢、温婉的展现出来。 对女性“自我”意识层面的刻画 所谓自我,指的是“自己”这个意识的觉醒,当人开始探寻“我是谁”这个概念的时候,他开始真正的成为一名“人”。在这个过程中,始终贯穿的便是周围环境在大脑中的不断映象,所以“自我”可以称为“在现实环境约束下的自我”。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语境中,女性一直是“被书写”“被言说”的对象,女性始终以压抑的生命状态出现。“五四”女性也经常以一种沉默的姿态呈现。我们熟知的《祝福》中的祥林嫂也曾有过挣扎,最终也被“夫权”“妇权”“族权”等逼迫命赴黄泉。《离婚》中的爱姑是呼喊最响亮的,但是作为男性作家笔下的呈现,女性始终是沉默、压抑的,很多对于女性经历的书写,不一定完全符合一个女性正常的心理结构和思维倾向。同样是展现女性压抑的生存状态,《酒后》的描写显得更合乎女性心声,文本给人的,是强烈的、发自女性本身的呼喊,而不仅仅是以往男性对他们的代言,处处彰显着鲜明的女性自我意识。 凌叔华在《酒后》中一反传统,由“一男多女”模式转为“一女两男”的模式,在故事里,出现了一个男性“第三者”,尽管还处在虚拟的场景当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