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地图分析与应用PPT
6 地理板图 (1).地理板图的种类 1)地图 2)剖面图 水循环示意图 3)原理图 4)模式图 5)统计图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北京1951-1980年降水量变化折线图 板书板图与计算机和网络教学手段粗略比较 传统教学媒体 现代教学媒体 举例 板书、 板图 计算机 (课件)、网络 优势 信息简明,重点突出 教师可边讲边画 学生可边听边记 讲学同步 强化口语表达效果 充分利用随堂生成性资源 学生可参与填绘 促进师生互动 利于师生情感交流 应变性强、便捷、低碳 信息丰富、准确、直观 利于学生通过多感官认知,甚至互动 可记录、储存、再现信息,以及加工信息 可虚拟教学情境 可实现远程教育 为个别化学习、继续教育以及创新型教学模式提供物质基础 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现代化 (2)、 地理板图的设计原则 1).科学性原则 2).典型性原则 3).简易性原则 世界大洲轮廓的特点和分布 4).有序性原则 5).美感性原则 黄土高原的成因与演变 1.基底;2.黄土层;3.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千沟万壑 (3)、 地理板图的运用 1)课前设计,胸有成“图” 2)讲绘同步,协调配合 3)正确示范,讲练结合 简易地理板图(板画)绘画技巧 包括绘图工具的制作、笔法的运用和作图要领等 1.工具的制作 简易板图绘画技巧大大提高了作图的速度,落笔成片,一笔多点、多线,从而使作图速度提高了几倍,乃至几十倍之多。诀窍之一在于多功能彩色粉笔的加工制作。 (1)刻笔 是用小刀或小锯条将粉笔刻成所需要的形状。又可分为纵刻和横刻两种方式。 ①纵刻笔:沿粉笔的长轴方向纵刻成沟痕,成纵刻笔。可用来画河流、交通线等半比例符号。 ②横刻笔:沿粉笔的短轴方向横刻成几个“凹”形沟,相同排列,成横刻笔,可用来画略图轮廓范围符号、地层剖面、云雨、水体、植物、动物等。 (2)排笔 将各色粉笔依次排列,用绳扎紧,做成各种排笔。可用来画各种地层、沼泽、树冠等,功效可提高数倍。 (3)捆笔 将粉笔叠放成捆,用绳扎紧,成捆笔。用来画沙漠、戈壁、泥质海岸、波浪、沉积地层、沼泽、动物身上的圆块状斑纹、植物的累累果实等。 (1)刻笔 (2)排笔 (3)捆笔 黄河“地上河”示意图 2.常用线条的运用 线条是构成板图的最基本要素,合理选用各种线条作图,可使板图在形式上更趋完美。并可提高作图速度,降低其难度。 (1)实线 实线是板图绘制中用途最广的线条。根据其作用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又分为细实线、 粗实线、曲线、弧线、双线、多线。 ①细实线:将一支粉笔顶端与黑板面直交或适度斜交运笔,成流畅的细实线。 ②粗实线:取一截粉笔平贴在黑板上,横向运笔,得粗实线。 画直线 圆的画法 1、用圆规画圆和绳子作半径画圆 2、徒手画圆:以圆的直径为边长轻轻的画一正方形,再画圆使之内切于正方形。 3、画大圆,可以先将手臂伸直,从左向右顺时针方向画,这样,手臂即为圆锥的母线,肩关节为圆锥顶,圆锥的底即为所画的圆。 4、画多个直径相同的小圆,则可先轻轻地划两条距离为小圆直径的平等线,再在平行线中间画圆与之相切。 ③双线和多线:用纵刻笔和横刻笔运笔所得的实线,分别为双线和多线。这种线条的运用,可大幅度地提高作图速度。常用来表示江河、交通线、森林、草原、羽状叶片、条状树冠等。 ④曲线:用实线构成折曲、滑曲、对称与不对称曲线。用来表示水波、地震波、蒸发等现象。画曲线时,手腕放松、灵活转腕,才能成流畅曲线。 ⑤弧线:用实线的运笔方法,按不同的半径和曲率绘成各种弧线。可用于表示天体运行轨道、大地曲面、云图等。 (2)虚线 为等距的断续细实线。用来表示回归线、极圈。 (3)晕线 是指体现色彩浓淡变化或线条疏密变化的面状线条。 作图要领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求地理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描绘板图,并且要与语言协调一致,才能充分发挥教学板图的作用。因此,地理教师在描绘板图的过程中,要结合地理学科 的特点,掌握作图基本要领,其主要内容如下: (1)循序运笔 运笔的顺序应符合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突出重点内容;便于学生观察。其顺序一般应自上而下 (1)等高线的概念: (2)等高线的特点: a、同线等高 b、等高距全图一致 C、等高线一般不相交 (除陡崖) 等高线地形图 地图上海拔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水平距离 常见地形的等高线形态 等高线凸向低处, 山脊线也称分水 线 闭合曲线, 外低内高, 用 表示 等高线凸向高处, 山谷线也称集水 线 由一对山脊等 高线组成, 鞍部是山脊线 的最低处, 山谷线的最高处 多条等高线会合 重叠在一起 例题:读右面的等高线地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