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中医新PPT.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认识中医新PPT

认识中医讲 师:梁进忠中医的阴阳学说中医的五脏作用中医的相关知识中医的五行学说3124Contents 目 录中医的相关知识1Contents 目 录中医学的概念理论体系的形成阶段中医的常见知识中医学的概念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理论体系的形成阶段1.《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成书于先秦及汉代,它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2.《难经》---成书于战国时代,在脉诊和治疗学方面有新的发展3.《伤寒杂病论》---成书于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著。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纲领4.《神农本草经》---成书于战国时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载药365种五行五脏五官无色五位五季五志天干地支木肝目青东春怒主筋甲乙寅卯辰火心舌赤南夏喜主血丙丁巳午未土脾口黄中长夏思主肌肉戊已辰戌丑未金肺鼻白西秋悲忧主皮毛庚辛申酉戌水肾耳黑北冬惊恐主骨壬癸亥子丑五脏六腑五脏肝、心、脾、肺、肾主要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充实的一些器官,它们的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精气是指能充养脏腑、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指胸腹腔内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它们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糟粕的功能。十二时辰与经络子时23-1胆经丑时1-3肝经寅时3-5肺经卯时5-7大肠经辰时7-9胃经巳时9-11脾经午时11-13心经未时13-15小肠经申时15-17膀胱经酉时17-19肾经戌时19-21心包经亥时21-23三焦经中医的阴阳学说2Contents 目 录中医学阴阳的概念阴阳归类举例阴阳学在中医学的应用阴阳的概念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相互关联的两个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内涵】 1)阴阳是指宇宙物质世界两种不同性质的气。 2)阴阳是描述相互关联事物特性的一对哲学范畴。【外延】 运动的、温热的、明亮的、向外的、上升的、兴奋的…… ——属于阳。 静态的、寒冷的、晦暗的、内向的、下降的、抑制的…… ——属于阴。阴阳归类举例阳天火男昼上外对人体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或功能阴地水女夜下内对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或功能阴阳学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确立治疗原则归纳药物性能指导防病养身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就人体部位而言:上半身属阳,下半身属阴背部属阳,腹部属阴四肢外侧属阳,四肢内侧属阴按脏腑功能特点分:五脏属阴,六腑属阳具体到每一脏腑,又有阴阳之分: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等,形成“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之中,又有阴阳”2、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是阴阳双方保持着对立统一,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结果。凡组织器官和气血津精等具体属性者属于阴,而由这些物质所发挥出的机体功能则属于阳。机能活动(阳)的产生,要消耗一定的营养物质(阴)。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疾病的发生,是人体阴阳平衡遭到破坏而出现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阳邪致病则多见阳盛伤津之热证;阴邪致病则多见阴盛伤阳之寒证。阳气虚衰不能制阴,则多致阳虚阴盛的虚寒证;阴精亏损不能制阳,则多致阴虚阳亢的虚热证。即“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4、用于疾病的诊断临床上常用的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纲领,而阴阳又是其中的总纲,即表证、热证、实证属阳证,里证、寒证、虚证属阴证。正确的诊断,首先要分清阴阳。如望诊见色泽鲜明者属阳,晦暗者属阴;闻诊听声音洪亮者属阳,低微断续者属阴;问诊口渴喜冷饮者属阳,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者属阴;切诊脉浮、数、滑、实者属阳,沉、迟、涩、虚者属阴。5、确立治疗原则调整阴阳,补偏救弊,促成阴平阳秘,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是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临床上因阳热太盛耗津伤液者,可用寒凉药治其热;阴寒太盛损伤阳气者,则用温热药物治其寒,即“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若阴虚不能潜阳而致阳亢者,应滋阴以潜阳;若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盛者,则应助阳以消阴,即“阳病治阴”、“阴病治阳”。总之,调整阴阳失调的基本原则,就是“损其有余,补其不足” 。6、归纳药物性能中药的性能也可用阴阳来概括。 如寒凉药属阴,温热药属阳;药味酸、苦、咸者属阴,辛、甘、淡者属阳;具沉降作用的药物属阴,具升浮作用的药物属阳。治疗疾病,要结合药物的阴阳属性和作用,恰当选用药物。 如阳盛热证,选寒凉之药以清热;阴盛寒证,则选温热之药以祛寒;阴虚之虚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