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染病监督课件PPT
被监督对象: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供血机构 监督检查内容 一.传染病疫情报告; 二.传染病疫情预防控制 ; 三.消毒隔离管理; 四.医疗废物管理; 五.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管理。 一.传染病疫情报告 (一)管理组织与制度 1. 是否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 2. 是否建立健全传染病诊断、报告、培训、预检分诊、自查等制度。 3、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 (1)报告病种 ①法定传染病:39种。 ②其他传染病 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③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等重点监测疾病 (2)报告程序与方式 ①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填写 《传染病报告卡》; ②传染病疫情信息实行网络直报; (3)报告时限 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4)《传染病报告卡》要求 网络直报医疗机构填报的《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保存3年。 (5)登记要求 医疗机构应建立门诊日志、住院登记薄、传染病疫情登记薄、检验科登记薄、放射科登记薄等,均专册登记; (6)培训要求 医疗机构应对医生和实习生进行有关传染病及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的培训。 (7)自查工作 自查内容包括:有关科室门诊日志和传染病登记薄上登记的传染病病例及疑似病例是否报告预防保健科,检验科和放射科的阳性结果是否及时反馈首诊医师等。 二.传染病疫情预防控制 1、预检分诊: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当设立感染性疾病科。没有设立感染性疾病科的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传染病分诊点。 2、控制措施 (1)检查感染性疾病科、预检分诊点的设置情况和预检、分诊的落实情况,以及医疗卫生人员、就诊病人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 (2)检查对法定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采取隔离控制措施的场所、设施设备;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对医疗废物实施消毒或者无害化处置的记录。 三.消毒隔离 1、管理组织与制度 (1)医院感染管理组织 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上的医院应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下的医院应指定分管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部门;其他医疗机构应有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 (2)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应根据医疗服务环节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安徽省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上列出了必须建立的16种核心制度。 2、消毒剂和消毒器械管理工作 (1)消毒剂的索证与验收 索证: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复印件)、卫生部颁发的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复印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进口消毒剂还需要经销机构营业执照(复印件)。 验收: 是否为有效证件;产品类别与许可类别是否相符;使用方法、适用范围是否与许可一致;产品标签说明书是否与批件一致 注:所有复印件均应加盖持有机构的公章。 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朱文阳2012-6 传染病防治法 传染病防治与医院感染监管要点 传染病防治法 1989 年 2 月 21 日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2004 年 修订, 2004 年 12 月 1 日起施行 共九章八十条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传染病预防 第三章 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 第四章 疫情控制 第五章 医疗救治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七章 保障措施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九章 附则 主要内容 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共39种。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型流感 。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眼外伤ppt课件-眼外伤健康教育课件.ppt VIP
- 《新时代思想读本》3.2新时代新征程课件.pptx VIP
- 2024-2025学年初中信息科技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湘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人教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doc
- DB11T 945.1-202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及消防保卫标准 第1部分:通则.pdf VIP
- 外研版六年级(上册)M4U2.ppt VIP
- 大学课程思政案例(高校课程思政案例)-思政案例内容整理.docx VIP
- 《无人机综合监管与航路规划》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优质!)Amfori BSCI社会责任验厂全套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docx VIP
- 自-电大__电工电子技术总复习题及答案 .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