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年级课外积累3
五年级积累
唐宋八大家
唐朝: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昌黎先生集》?
后来,他在京中一连住了几年,连续考了四次,最后才算中了第十三名。之后,一连经过三次殿试,也没得到一半职。 由于银钱早已花尽,他由京都移居洛阳去找友人求助。在洛阳,友人穿针引线,他与才貌双全的卢氏小姐订了婚。卢小姐的父亲是河南府法曹参军,甚有尊望,韩愈就住在他家,准备择定吉日与卢小姐结婚。 卢小姐天性活泼,为人坦率,一方面敬慕韩郎的才华,一方面又对韩郎那自傲之情有所担忧。她曾多次思忖,要使郎君日后有所做为,现在就应当规劝他一下,可是如何规劝他呢? 这天晚饭后,花前月下,二人闲聊诗文。畅谈中,韩愈提起这几年在求官途中的失意之事,卢小姐和颜悦色地说道:“相公不必再为此事叹忧,科场失意乃长有之事。家父对我总是夸你学识渊博,为人诚挚。我想你将来一定会有作为的,只是这科场屡挫,必有自己的不足之处,眼下当找出这个缘由才是。”韩愈听后,频频点头,心中暗道 :卢小姐果有见地,接着说道 :“小姐讲的甚是有理,俗话说自己瞧不见自己脸上的黑,请小姐赐教。”卢小姐一听,“嗤”地笑出声来,说道:“你真是个聪明人啊!”随即展纸挥笔,写道: 人求言实,火求心虚, 欲成大器,必先退之。 韩愈捧赠言,一阵沉思:此乃小姐肺腑之语啊!自古道骄兵必败,自己身上缺少的正是谦虚之情,这个“愈”字便是证据。于是,他立即选用卢小姐赠言中的最后两个字:“退之”,给自己起了个新名字。
2.柳宗元:字子厚,因是河东人,又称柳河东。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 柳宗元醉酒写诗头 唐顺宗时,王叔文革新失败,柳宗元遭株连,被贬官到柳州任刺史。此时,柳宗元整日闭门谢客,饮酒吟诗打发日子。 空闲时,他便教十二三岁的小书童柳植写字作诗。经柳宗元悉心调教,柳植不但能吟诗作对,字也写得挺好,模仿主人的笔迹惟妙惟肖。 那年冬天,地处南国的柳州居然下起鹅毛大雪,一时间,整个柳州成了一个银色世界。 柳州知府很高兴,在南郊鱼峰山上的望江亭里摆上火锅,请来文人墨客吃狗肉赏雪。 酒后,知府要在座每个客人做一首赏雪湿助兴,并规定最后一个字一定要是个“雪”字。文人墨客们一个个摇头晃脑,写出一些俗不可耐的歪诗,吹捧知府的德政,获得这帮闲人的阵阵喝彩。 柳宗元不愿与他们同流合污,趋炎附势,他不动声色地独自在喝酒。轮到他写诗时,他已大醉。他信手在宣纸上写下了“千孤独”四个大字后,便伏在案上烂醉如泥。 知府原是希望柳宗元写些歌功颂德的诗,一看他只写了四个字,心中不悦,卷起宣纸打道回府。 柳植见状,知道主人得罪了上司,弄不好会被人家诬陷为是在发泄被贬官后对朝廷的不满。 柳植便不顾一切地追下山来,在半山腰,追上了知府的轿子,“启禀知府大人,我家老爷现在酒醒了,他命小的来取回那首尚未完成的诗稿,让他继续写。” 知府将那幅宣纸交给柳植,没好气地说:“叫他快点儿写,我在半山腰等候。” 柳植拿着诗稿回到望江亭,焦急地对主人千呼万唤,又揪耳朵又捏鼻子,都无法把主人弄醒。 柳植望着漫天飞舞的大雪,急得直哭。这时,江边停泊着一只扁舟,一个老鱼翁披着蓑衣独自在那里垂钓。 柳植触景生情,诗性勃发,勇敢地拿起狼毫笔,在“千孤独”那四个字下添上诗句,又写上诗题《江雪》。 柳植写完后,欢天喜地下山去向知府交帐。知府见了诗稿上潇洒飘逸的笔迹,高兴地下山去了, 柳宗元在望江亭一直睡到傍晚才醒过来。柳植将刚才情况告诉他,并将诗句吟给他听。 柳宗元听了高兴地说:“柳植,你写地不错哇,这是一首绝妙的寒江独钓图”。从此,《江雪》一诗便成为我国诗坛的千古绝句。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苏洵教子 北宋大散文家苏洵的两个孩子苏轼和苏辙自小十分顽皮,在多次说服教育不见成效的情况下,苏洵决定改变教育方法。从此,每当孩子玩耍时,他就有意躲在角落里读书,孩子一来,便故意将书“藏”起来。苏轼和苏辙好生奇怪,以为父亲一定瞒着他们看什么好书。两人出于强烈的好奇心,趁父亲不在家时,把书“偷”出并认真地读起来,从此逐渐养成读书的习惯,切切实实感受到了读书的无穷乐趣,终成一代名家。苏洵焚稿 苏洵在27岁那年的一天,正像往常一样随手翻阅书籍,无意中抚爱谢安一篇关于占人爱惜时间、刻苦攻读的故事。他认真的读了一遍,感到这个故事很生动,又读了一遍,更加感到有意义,于是他反复读了好几遍,每读一遍,就有一次收获。他觉得这故事好像是专门为自己写的一样,不由得心中发出感慨:时光无情的飞逝,我已经快到而立之年了,自己虽然写过一些文章,却都是些平庸之作,没有什么大的建树。他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