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精神病人66例凶杀案特征及责任能力分析.docVIP

精神病人66例凶杀案特征及责任能力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神病人66例凶杀案特征及责任能力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精神病人66例凶杀案特征及责任能力分析 李杰 付美珍 彭玉琴 凌四香(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西宜春 336000) 【摘要】 本文报告66例凶杀案司法精神医学鉴定资料,以青壮年居多,男性明显多于女性(5.5:1),文化程度偏低,精神分裂症占65.2%,作案手段残忍,后果严重,受害者多为被鉴定人的亲属,更多见的是父母和配偶。本文分析了作案的特点,并结合文献对责任能力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凶杀案 司法鉴定 责任能力 我院自2007年1月—2009年6月受理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案例362例,其中凶杀案66例,占18.2%。现将有关资料作一分析如下: 1 资料分析 1.1一般资料 男性54例(81.7%),女性12例(18.3%)。年龄:<18岁2例(3.0%),10—25岁19例(28.8%),26—35岁26例(39.4%),36—45岁14例(21.2%),>46岁5例(7.6%),平均31.12plusmn;8.29岁。职业:农民51例(77.3%),工人10例(15.2%),基他5例(7.6%)。文化程度:文盲9例(13.6%),小学25例(37.9%),初中22例(33.3%),高中8例(12.1%),大学2例(3.0%)。婚姻状况:未婚21例(31.8%),已婚43例(65.2%),离婚2例(3.0%)。 1.2鉴定资料 1.2.1 疾病分类与病程:本组66例均符合CCMD—3的诊断标准,其中,精神分裂症43例(65.2%),(偏执型29例,未定型10例,单纯型1例,衰退型3例),精神发育迟滞7例(10.6%),癫痫性精神障碍6例(91%),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嗜酒所致精神障碍各2例(6.1%),偏执性精神障碍、分裂样精神病、抑郁症、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反应性精神障碍、与迷信、巫术密切相关的精神障碍各1例(9.1%)。66例中64例(97.0%)作案前有精神病史,其中28例于作案前曾在精神病专科医院就诊过。病程<5年35例(53.0%),>5年31例(47.0%)。 1.2.2 作案方式及工具:刀、斧等锐器伤29例(44.1 %),棍棒、锄锹等钝器伤27例(40.9%),扼颈、推下楼各3例(9.1%),投毒2例(3.0%),直接摔死及尿淹各1例(3.0%)。 1.2.3 受害者与被鉴定人的关系:死亡69人,其中,祖父母2人(2.9%),父母9人(13.0%),丈夫2人(2.9%),妻子16人(23.2%),儿女8人(11.6%),其他亲属9人(13.0%),邻居、同村或同事11人(15.9%),不相识者12人(17.4%)。 1.2.4 与作案关系密切的精神症状:①幻觉妄想支配41例(62.1%);②激情或突然冲动14例(21.2%);③智能障碍7例(10.6%);④意识障碍3例(4.5%);⑤品质性人格改变1例(1.5%)。 1.2.5 责任能力评定:无责任能力45例(68.2%),部分责任能力20例(30.3%),有责任能力1例(1.5%)。 2 讨论 本组作案有以下特点:(1)以青壮年居多,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文化程度偏低,农民占绝大多数;(2)精神分裂症占多数,其中偏执型居本病的首位(67.4%),高于李从培等报告的36.7%[1];(3)受害者多为被鉴定人的亲属其中父母、配偶占39.1%,与朱国钦等报告一致[2];(4)作案不择时间、地点,绝大多数突然发生,难以防范;(5)作案工具往往是家庭常用的菜刀、斧头、锄翻锹等,随手而得,手段残忍,后果严重,本组有10例连续杀伤3人以上;(6)作案与精神症状关系密切,概括起来可分为4类:①受幻觉妄想的支配作案,以被害妄想、嫉妒妄想和命令性幻听最为多见,被害者一般都是幻觉妄想的对象,案后审讯中患者仍坚持其行为是必要的;②受激情或突然冲动作案,多为琐事或出于偶然的原因冲动伤人,案后对凶杀原因的解释往往令人难以理解;③智能低下作案,均为中度以上精神发育迟滞,理解、判断能力差,缺乏道德观念,多为满足一时的欲望而丧失辩认和控制能力。作案动机单纯、幼稚,案后往往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审讯中极少有抵赖现象;④在意识障碍状态下作案,本组3例均为癫痫性朦胧状态,作案动机不明确,突然发生,事后不能完全回忆。 责任能力的评定在本案司法鉴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必须慎重。欧州许多国家评定责任能力主要依据诊断,而我国则是建立在临床诊断和病人辨认及控制能力基础上,我们赞同Saleen Sheh的观点,精神病的临床诊断只能作为评定责任能力的前提,而疾病造成的辨认和控制能力的损害才是评定责任能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