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症1例并相关文献复习.docVIP

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症1例并相关文献复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症1例并相关文献复习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症1例并相关文献复习 高存 田辉 岳韦名 李林 李树海 司立博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山东 济南 250012)   【关键词】 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症;诊断与治疗   【中图分类号】R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9-0351-02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Giant Lymph Node Hyperplasia)是由Castleman于1954年首次描述,故又称Castleman综合征[1]。本病是一种罕见的、原因不明的淋巴结增生性病变,最常发生的部位是胸内纵隔区域,诊断多通过X线及CT检查等,确诊则需要病理组织学。本病治疗首选手术切除。因为本病临床上极少见,且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均没有特异性,在临床工作中常常因为对该病的认识不足而导致误诊误治。本文报告1例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疗。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7岁,因“咳嗽1年余,痰中带血2月”入院。行心电图示大致正常心电图;肺功能示:通气功能中度阻塞性减退。血液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行胸部强化CT示:右中后纵隔异常密度阴影,边缘较清楚,密度不均匀。右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轻度肿大。(见图1-2)   图1   图2   经过积极术前准备,患者于入院第7天行右中后纵隔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右中后纵隔,与右支气管稍粘连, 与上腔静脉无粘连,将肿瘤完整切除。术后石蜡病理及酶标示: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症,肿瘤大小8times;6times;4cm。CD5(+),Ki-67(+),TDT(-),BCL-2(-),CyclinD1(-),CK(-),CD20(+)。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2.讨论   2.1 病因和发病机制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有研究证实,在巨大淋巴结增生症中存在人疱疹病毒-8(HHV - 8) 序列, 提示HHV - 8 在其病理过程中可能起一定作用[3]。而近年来学者们则更注重于对HHV28 感染和IL- 26过度表达的研究[4]。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其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是胸部、颈部、腹部、腋部 。绝大多数的胸部巨大淋巴结增生症发生于纵隔,最常见于中纵隔和肺门,其次是前纵隔和后纵隔[5]。Keller曾报道了81例经临床病理确定的巨大淋巴结增生症,其中绝大多数是发生于纵隔内[6]。本病多见于青中年患者,发病的高峰期为30~40岁[7],没有明显性别差异。   2.2 临床表现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按病变的范围可分为两型:局限型和弥漫型。局限型临床上多无症状,多为体检时发现。弥漫型通常有临床症状与体征,如发热、贫血表现、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血沉加快等。   本病的诊断多通过X线、胸部CT及MRI。   1).X线:病变好发于纵隔和肺门,常表现为纵隔增宽,边缘光滑、密度均匀。病变多数为单发,多发者肺门也可见肿块。   2).胸部CT:平扫表现为肺门纵隔旁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肿块密度影。增强扫描示病变强化明显,外周可有小点样异常增强的血管影,这与病灶血管增生与毛细血管异常增生、扭曲和扩展有关[8]。   3).MRI: T1WI为低于骨骼的低信号灶,T2WI为显著的高信号影, Gd-DTPA静脉注射后多数肿块出现中等至明显的不均匀强化,其中还可见低信号的纤维间隔[9]。   2.3 治疗与预后   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症只要诊断明确就可手术。手术彻底切除后可获治愈,但如果首次手术切除不彻底就有复发的可能,复发者也可再次手术治疗。本病预后良好,术后很少复发,有文献报道本病5 年生存率可达100%。   【参考文献】   [1] Castleman G, Iverson L, Menendez V: Localized mediastinal lymph node hyperplasia resembling thymoma. Cancer 9 : 822-830, 1956.   [2]Seo HY, Kim EB, Kim JW, et al. Complete remission in a patient with human herpes virus-8 negative multicentric Castleman disease using CHOP chemotherapy. Cancer Res Treat, 2009, 41( 2):104-107.   [3] ENOMOTO K, NAKAMICHI I, HAMADA K, et al. Unicent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