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际纺织品市场动向报导
國際紡織品市場動向報導
市場拓展組 陳進來
一、日本紡織品流通市場現況
由於日本紡織品市場沒有配額限制,加上人民消費水準高,因此已是鄰近國家紡織業的必爭之地,近年來日本已成為中國大陸最大的紡織品暨成衣出口市場,2002年出口值達100億美元,反觀台灣輸日紡織品只有3億美元。另一方面,在大陸投資的台商無非已成為拓銷日本市場的最佳先鋒,因為憑藉長期和日本重要商社和知名通路商如東棉、伊藤忠商事、丸紅、蝶理、兼松、瀧定、田村駒、瀧兵、伊勢丹、三越、高島屋、東急等合作經驗,以大陸或東南亞各國為生產基地,將各類布料、副料加工完成後銷往日本已成主要模式,且還有很大成長空間。為此,本會特別邀請於上海、京都皆有設廠,全球著名製線廠FUJIX公司營業部協理川山鳥伸久先生針對商社或品牌商成衣暨布料採購動向作一詳細說明,茲將研討會相關內容摘錄如下,俾能提供布料、成衣業者作為拓展日本市場之參考。
日本紡織業近百年來發展模式一直在變
FUJIX公司是一家日本百年紡織企業,目前在全球製線界居領導地位,其產品範圍從天然纖維製成的棉線、羊毛線到麻線及合成纖維製成的聚酯、尼龍等不同成份線種應有盡有,最細可以做到15丹尼,最粗到4000丹尼,可說是世界有名的製線專業廠商,1920年代剛開始設廠之初,FUJIX公司只供應一般手工縫線給家庭主婦,那個年代根本還沒有大型的成衣工廠,直到後來出現小型成衣工廠之後,FUJIX公司才開始製造縫紉機用車縫線,在京都設立的工廠也逐漸成長擴大,那時候只要有產品生產出來就有人買,日本的成衣業正處於蓬勃發展的階段。隨著1960年代日本人力及土地成本高漲之際,成衣廠逐漸從東京、京都一帶移到郊外或鹿兒島,1970年代泡沫經濟隱憂成形之際,成衣廠大舉移往台灣、印尼、泰國、中國大陸等地,剛開始主料及副料百分之百從日本國內供應,後來因為成本考量,一些較不重要或看不到的副料如內裡、鈕扣等小東西就當地採購,這時候日本成衣業仍然扮演成衣設計、產品企劃、主副料採購及銷售等工作,但隨著成本考量因素愈來愈為重要,許多日本成衣業乾脆放棄生產工廠,交給當地成衣業去經營管理,日本成衣商就只提供產品企劃或設計稿給這些代工廠,一些主料或副料的採購就直接委託出去,經過幾年下來之後,日本成衣業可說只扮演企劃設計及銷售的工作,整個採購也逐漸形成「就地解決」的模式。
流通體系的改變對成衣採購影響頗深
川山鳥伸久先生指出,過去主宰日本流通體系的百貨公司或量販店現已逐漸式微,長期以來消費低迷之現象以及低價格導向的消費行為已十分普遍。這些現象之所以發生,新行業之逐漸興起可謂是其背景之一。但是,不可否認的,消費者本身消費行為的變化亦是極大的誘因。受此影響,百貨公司及量販店的成衣服飾品營業金額長期以來均呈現連續衰退之趨勢。老字號百貨公司的SOGO、號稱最大規模的量販店DAI-EI、長崎屋、MYCAL等代表性企業均因負債金額過高而紛紛倒閉或陷入經營困境。這些企業之所以會如此衰敗,無法掌控持續變化中的消費者需求乃是重要原因。其中在成衣業被視為標竿企業的休閒服市場的專門店「Uniqlo」,在1990年代下半年開始,採取新經營型態的成衣製造銷售型態,以「秋風掃落業、破竹之勢」快速興起,將這些百貨巨人擊垮,正足以證明日本成衣流通業變遷速度如此之快的最佳寫照。
日本紡織品流通結構之特性
依據日本政府調查指出,日本紡織工業之年出貨金額約近10兆日圓、紡織品批發業之銷售金額約為30兆日圓、紡織品零售業的銷售金額則達20兆日圓,合計總金額約為60兆日圓 (約4,500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紡織品從生產、批發以至於零售之銷售流程當中,批發業的銷售金額佔出貨/銷售總額超過50%的比率。其所代表意義是:日本的紡織品流通體系擁有一個相當複雜且封閉的結構,是一個改革非常遲緩的行業。將紡織成品從生產者手中取回、再將之出貨給購買的消費者,藉此發揮其仲介機能的批發業(含商社)自古以來即十分發達。並因此造成日本流通體系當中,扮演批發功能的商社所擁有的優勢遠比生產廠商及零售商為強。而且,在批發商當中,還區分出大盤商、中盤商、小盤商等多階段性的批發業者存在。
商社的功能正在轉變當中
目前日本商社正逐漸走向「專業化」發展,川山鳥伸久先生一語道出商社扮演功能。以往以分散風險為目的而達到「責任不明確的交易習慣」現在已無法存在。也就是毫無契約概念的交易行為。買賣雙方不訂定書面契約,商品的下單者不明確指示訂單數量及交期,僅以口頭方式要求上手供貨已逐漸式微。因為接單者無法判別確實訂單數量,在採取預估生產的情況下,為了將風險降到最低水準,實際生產數量往往比下單者要求數量少。如此款成衣『中組』銷售熱烈而發生缺貨的話,要追加也來不及了;但此款成衣若無法順利銷售出去的話,按照以往商社的做法是將賣剩的商品退回供應商或是要求降價,將風險轉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