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审美意识下的园林理水新手法探究研究.pdfVIP

当代审美意识下的园林理水新手法探究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景观设计系—陈秀—当代审美意识下的园林理水新手法探究 第一章 绪论 1.1 思考的起点 1.1.1 研究本体概述 本文研究的本体:园林理水的新手法。 园林在《辞海》中的释义是:“种植花木,兼有亭阁设施,以供人游赏休息 的场所”1 。“园林”一词最早出现在晋魏时期(220—589 年)的诗文当中,如 西晋张翰《杂诗》有“暮春和气应,白日照园林”;北魏杨玄之《洛阳伽蓝记》 2 评述司农张伦的住宅时说:“园林山池之美,诸王莫及。” 在殷商时期(前 17 世纪—前 11 世纪),畜养禽兽供狩猎和游赏的境域称为“囿”、“猎苑”;秦汉时 期(前 221—公元 220 年),供帝王游憩的境域称为“苑”或“宫苑”,官署或私 人的称为“园”、“园池”、“宅园”、“别业”;唐宋以后,“园林”一词的应用更加 广泛,泛指各种游憩境域。在当代,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审美意识的 不同,园林也不再拘泥于名山大川、深宅大府之中,而是延伸出了“风景园林” 的概念,包括森林公园、广场、街道、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游 览区以及休养胜地。 园林理水原指中国传统园林的水景处理,今泛指各类园林中的水景处理。理 水在园林的诸多构成因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园林的山石得水而媚,花木傍水而 秀,禽兽得水而欢。园林理水有着重要的美学作用。理水可以使园林变得灵动, 由于水是流动的、不定形的、映射的,因此能减轻建筑、山体的凝滞感,使动静 互为映衬;理水可以成为视觉的焦点,无论是狭小的空间或是开阔的空间中,水 都能以某种方式吸引人们的注意,可能是跌落的水花,可能是如镜的湖面,也可 能是悦耳的水声;理水可丰富空间,水可以映射周边景物,形成虚的景象,扩大 了景观的视觉空间,水可以划分和界定空间;理水带来了多样的景致,如游鱼戏 蛙、白芦红荷等;理水可调节小气候功能,使水域附近的局部小气候更加宜人, 更适合动植物的生存。 园林理水的新手法,在本文中指的是,在当代多元的、大众的、泛审美的审 美意识的影响下园林理水的新手法,是对传统园林理水手法的继承和创新。传统 园林理水的手法很多,大致可概括为来历去由、随曲合方、沿池驳岸、涧瀑生奇、 藉水成景这几种。本文探究的新手法,是园林理水与当代的新需求和新技术地融 7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景观设计系—陈秀—当代审美意识下的园林理水新手法探究 合,结合在当代审美意识影响下形成的开放、亲水、生态等理水的新特征,力求 创新,但又在核心处秉持中国人特有的诗意。既对传统有继承又符合当代人的生 活、审美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指的园林,意义延伸到了风景园林,甚至把景观也放 在其中。文章内所提的园林理水也包括景观中的理水,景观是近几年新兴的词汇, 本文在名称的陈述上站在传统的立场上,尤其是研究手法的时候,只提“园林” 是为了在文章中,学术专有名词的延续。还有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指的当代审美 意识是指中国当代的审美意识。 1.1.2 研究的缘起 水在自然界中充当着奇妙的角色,她总是散发着魅力,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 吸引着人们向她靠近。我的家在一个小镇上,家后面有一条小河,是瓯江的一条 小支流。这条小河给了我许多美好的回忆:套着的游泳圈与一群小伙伴一起戏水; 撩着裤脚在岸边抓虾;在岸边的歪脖子树上荡秋千;在河埠石条台阶的下面摸螺 丝;在枯水期的时候,跑到河底抓小鱼;在漫大水的时候,坐着大脚盆,摇到丝 瓜架边,摘丝瓜……。等我长大一点的时候,小河变脏了;岸边的歪脖子树、小 花、小草没了;石条台阶也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高高的、硬硬的青石板驳岸 和一条青石板栏杆。那次河道理水的结果,阻隔了我们与水的接触,减弱了河道 的自净能力,甚至磨灭了这条小河的记忆。 到底怎样的理水手法,才适合我们的需求呢?现今,园林理水手法还是处于 相对盲从的状态,要么对传统理水手法全盘接受,;要么全部否定,照搬西方的 一套。然而,在我们中国人的审美意识中,重要的是强调主客体统一,追求天人 合一。我们对水景的情感是讲究亲近、亲切、和谐。 所以,本文在研究审美意识的基础上去探讨园林理水的新手法,希望能总结 出适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的园林理水的新手法。

文档评论(0)

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