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的园林审美意识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34I追求科学与创新 柳寨元的园林审美意识 。祁志祥 上海财经大学 人们熟知柳宗元(773—819)是中唐著名的诗人、古文家,对他在园林美学方面的思想和贡 献则知之不多。其实,在中国园林美学史上,柳宗元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继承陶渊 明、谢灵运、庾信等人的园林美学加以发展,写下了一系列有关人造亭堂的园记,揭示了文人园林 的审美真谛,总结了造园的基本美学法则,对促进唐宋亭堂园记的产生起了率先垂范的作用,为 明代园林美学的成熟奠定了思想基础。 一、亭堂园记的写作和影响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因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失败,柳宗元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 十年后转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刺史,直至四年后病逝。贬官永州以后,大自然的山水给他受到 重创的心灵以极大的安慰。他登山涉水,饱览自然美景,写下了一系列山水游记;同时,造亭筑 堂,力图将自然美景揽入怀中,尽情欣赏,不仅为自己,而且为他人建造的亭、堂写下了一系列园 记。这些园记主要有:《潭州杨中丞作东池戴氏堂记》、《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永州韦 使君新堂记》、《永州崔中丞万石亭记》、《零陵三亭记》、《永州法华寺西亭记》、《永州龙兴寺西轩 记》、《永州龙兴寺东丘记》、《柳州东亭记》等。与陶渊明的《归去来辞》、谢灵运的《山居赋》、庾 信的《小园赋》相比,柳宗元的园记数量有了大量增加。 唐代的文人园不同于六朝文人的山水庭园。六朝文人的山水庭园,在山水之间筑一居室,便 可称园,人工建筑以居室为主。唐人的园将山水之间的建筑改造为“亭”、“堂”或“亭堂”,既保 留了它的栖居功能,又增加了它的观景功能;同时,他们习惯将亭、堂及其所拥有的园林风景称为 “亭”、“堂”,从而,“亭”、“堂”就成了文人私家园林的别称,“亭记”、“堂记”实际上是“园记”。 亭,原来是置于路边、有门有墙、供行人歇脚留宿的实用建筑。唐人将亭改造为有顶无墙,造型别 唐宋元明清以降文论I 235 致,既可观景点景、又可居住栖息。集审美与实用功能于一身的建筑引入山水园林之中,成为宋 代以后向纯审美的建筑小品方向发展的重要过渡。堂,本来以居住为主,而在唐时,人们也增加 了它的开敞观景功能,在这点上与这时的亭相当,故称“堂亭”。这些都在柳宗元的园记中留下 了明确的记载。如关于游观之亭的栖居功能,《永州崔中丞万石亭记》说:“乃立游亭,以宅厥 中。”《柳州东亭记》记述说:“乃取馆之北宇,右辟之以为夕室;取传置之东宇,右辟之以为朝室;又 北辟之以为阴室;作屋于北牖下以为阳室;作斯亭于中以为中室。朝室以夕居之,夕室以朝居之,中 室日中而居之。”关于居住之堂的游观功能,《永州韦使君新堂记》说:“乃作栋宇,以为游观。”而 “亭”“堂”合称,则见《柳州东亭记》:“易(平易处)为堂亭,峭(陡峭处)为杠梁(皆桥也。杠,音 江)。” 我们发现,自柳宗元写出大量亭记、堂记后,唐宋之际不少著名文人有过类似之作。如刘禹 锡著《洗心亭记》、《武陵北亭记》①;白居易著《草堂记》、《冷泉亭记》、《白萍州五亭记》②;苏舜钦 著《沧浪亭记》、《浩然堂记》③;欧阳修著《有美堂记》、《非非堂记》、《醉翁亭记》、《丰乐亭记》④、 《翠竹亭记》、《真州东园记》,⑤等等。而宋代园主聘请著名文人撰写园记流成风气,柳宗元应邀 为杨中丞、柳中丞、韦使君、崔中丞所造亭、堂撰写的园记实开其端也。 二、“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与皇家苑囿的极尽豪奢、满足声色欲、尽显帝王气派的特点不同,文人山水园林的审美特点 不在于它怎样豪奢,而在于它“适获我心”,是文人士子超尘脱俗之心的寄托。经历了王叔文政 治革新失败沉重打击之后的柳宗元贬至永州之后,原来积极进取的儒家理想、济世情怀被忘情世 务、寄情山水的道家精神所取代,而永州充满野趣的自然山水恰恰成为抚慰他心灵创伤的审美馈 赠。永州山水虽然不是属于他所有的私家园林,却又好比是他拥有的私家园林,正如他在《始得 西山宴游记》(809年)中表达的那样:“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无论未加人 工修葺的自然山水还是略加人工修葺的山水自然,它的美都是以人为转移的。《邕州柳中丞作 马退山茅亭记》(811年)提出了这样一个深刻命题: 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⑥ “马退山茅亭”,作于“马退山之阳”。它“因高丘之阻以面势,无樽栌节税之华。不斫椽,不 剪茨,不列墙,以白云为藩篱,碧山为屏风”,“其俭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