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福州华林寺大殿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福州华林寺大殿论文

浅谈福州华林寺大殿 【内容摘要】 华林寺大殿是中国南方古木构建筑的代表,其建造方法在全国唐宋木构建筑中独具一格。华林寺大殿所呈现出的宋代初建时的构架,柱子以上全由斗拱支撑,不用一根铁钉,富有特点。 本文对华林寺大殿建筑特征的分析,包括大殿建筑价值和大殿内部具体分析两个方面。我们先深入了解华林寺大殿主体建筑风格特征,再从大殿内部具体构件详细分析,以此了解到华林寺大殿对古建筑的影响。 【关键词】: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修复 福州 华林寺 大殿 木构建筑 第一章 华林寺大殿文物价值 1.1 历史沿革 被誉为国宝的华林寺,位于福州屏山南麓。它建于北宋乾德二年(964年),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那时,吴越国国王钱叔割据闽浙等地,其臣下福州郡守鲍修让为祈求佛祖保佑郡境的安宁,折除闽王宫殿,利用其材料在屏山南麓修建“越山吉祥寺院”,内有文昌祠、普陀岩和正殿等。[1] 正殿之后有法堂,法堂之西有祖师殿,皆以屏山(越山)为靠背。此后,后人又在附近建造数座禅院,遂蔚成大观。宋高宗曾赐该寺御书“越山”、“环峰”。明正统九年(1444年),御赐匾额“华林寺”,遂改名,迄今依然。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附近的罗汉院、越山庵等并入,华林寺规模更大了,后又增建御书阁、环峰亭、绝学楼、胜会亭诸胜。清嘉道年间(1796─1850年),重建大殿、天王殿、山门、廊庑、客堂、僧舍等。      华林寺历尽岁月沧桑,至今仅存大殿。大殿为抬梁式构架,包裹着宋代初建时的构架,单檐九脊顶,高15.5米,面积574平方米,有18根木柱。柱子以上全由斗拱支撑,不用一根铁钉,保留着宋代建筑的特征。这种木柱风格流行于南北朝时期,隋唐以后已不多见。华林寺大殿是我国南方遗存的、屈指可数的宋代木构建筑之一。 1.2 对日本建筑风格的影响 华林寺大殿是中国南方古木构建筑的代表,其建造方法在全国唐宋木构建筑中独具一格,对日本镰仓时期(12世纪末)的建筑风格有着巨大的影响时。[2]个名僧名叫俊乘坊重源,他三次来宋朝求法。有一次专门为建造日本奈良的东大寺大佛殿到福建考察。当时福建的经济文化相当发达,泉州已成为全国第一大港,也是世界大港之一。俊乘坊重源参观了福建的许多寺庙,特别是福州的华林寺大殿,他目不暇接,叹为观止,遂将这佛教寺庙的风格移植到日本。他主持的日本东大寺大佛殿建成后,大批的技术人员和工匠分散到日本各地建造许多东大寺大佛殿式的寺庙,形成了“大佛样”的建筑艺术在日本开花结果的局面。日本东大寺大佛殿以及“大佛样”的建筑中看出。[3]日本的“大佛样”建筑在日本古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它的源头却是来自建于公元964年华林寺大殿的构造技艺和细部手法,以及福建宋代其他寺庙建筑的建造手法,从此也可以窥见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交往以及建筑技术交流源远流长。 1.3 大殿修复 1953年在文物普查中发现该殿,随即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1955年11月对大殿构件进行加固,翻修屋面。1963年,华林寺其他建筑物因年久失修,风灾虫害,倒塌殆尽,仅存的大殿也已构架歪斜,榫卯移位;道光时扩大的部分,在“文化大革命”中,也以妨碍内部交通为由被拆毁。1982年国务院公布华林寺大殿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国家文物局派李竹君来福州筹备重修,划定绝对保护范围。[4] 就地东迁14.6米,南移8.3米砌石护础,增高台基;大殿落架,整旧如昔;修配构件,化学工艺;特别吻兽,高耸屋脊;檐牙交错,星落如雨;再造配殿,分列东西;铺设甬路,绿树依依;铺首衔环,山门威仪;围墙坚实,芳草萋萋。1984年落架分解,采用环氧树脂粘接和不饱和聚脂灌浆等化学加固工艺,还原宋初形制,保存原结构历史建筑风格和构件造型精美的地方特色。前后耗资壹佰伍拾万元。千年佛殿,延年益寿;美轮美奂,旧貌新颜,盛世佳事,勒石以志。1989年10月大殿及其配套工程全部竣工,耗资144万元。继而兴建仿宋山门、仿明清配殿、迥廊、铺设下水道、甬道、莳花植树、绿化环境,又添建接待室、工作间、盥洗室等附属建筑。 1.4 文物 华林寺大殿,面宽三间,15.87米,进深四间14.68米。大殿平面由前廊和殿身组成,进深四间中,前面一间为前廊,后面三间为殿身。殿柱18根,底径0.6~0.7米,均为梭柱,柱下部三分之一处直径最大,向上下逐渐卷杀,至柱顶紧杀如覆盆状,这种梭柱曾在南北朝盛行,隋唐之后在国内极为少见。殿内构架主要由两缝横架与两缝纵架组成,纵横相交,呈井字形。两横架外,各加出际梁架一缝,承两山出际。内柱与上脊樽仍有2~3米的高差距,在这段距离内,用斗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