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我国最早的年号钱.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最早的年号钱   在中国钱币史上,有一种被称作“汉兴”的方孔古钱,它就是我国上古成汉十六国时期昭文帝李寿于汉兴元年(公元338年)的铸币。汉兴钱开创了中国古钱首次以年号纪年铸币的先河,堪称中国古钱年号纪年钱之鼻祖。   据我国古代史纲记载:惠帝元康四年至六年(公元294年至296年),匈奴人在谷远(今山西沁源)、氐和羌族在关中先后起兵,众至数万人。永康二年(301年)人(古代巴人称赋税为“”,后巴人亦称“人”,或称“巴氐”。)在李特的领导下起兵,大败晋军,很快攻占四川广汉(今四川广汉市),继而进围成都。太安二年(公元303年),李特自称“益州牧”建立政权。李特战死后,其弟李流率部续攻成都,李流亦病死。李特之子李雄率部攻陷成都,自称“成都王”,永兴三年(公元306年),亦改称皇帝,立国号“大成”。   西晋被匈奴灭亡之后,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成为进入中原的北方各民族争夺地盘、统治权的主要战场。参与争夺统治权的民族主要有匈奴、羯、羌、鲜卑、氐(巴氐),史称“五胡”。十六国即为:成(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河夏。参与争夺统治权的民族除“五胡”之外,还有汉人和人(巴氐),这一时期建立的国家还有代、魏、西燕等国。在公元316年西晋灭亡至公元439年(太延五年)、北魏灭西凉的120多年中,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一直是纷纷扰扰,为争夺地盘、统治权的战争是连年不断,几乎没有宁日。   晋成帝咸康四年戊戌(公元338年),后蜀李雄之侄(昭文帝)李寿改国号“汉”,改元“汉兴”。成汉前后共计44年,起西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年),止穆帝(东晋)永和三年(347年)。其四十多年间五易其主,李寿(昭文帝)在位六年(338年至343年)。公元347年,人李氏的汉国为晋明帝之婿桓温所灭。   笔者置身蜀地,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藏汉兴钱颇丰,致力于汉兴钱版别的收集和研究,今就笔者收藏的汉兴钱版别、版式作以简介,与藏泉界同好共赏。   根据笔者收集的实物分类整理,汉兴钱的铸造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早、中、晚期。其钱文的书写分横书和直书两种,均为隶书体。汉兴钱初铸者最重的可达1.8克,中期所铸的在1至1.4克之间,晚期所铸的汉兴钱重量均不足1克,最轻者仅有0.6克。如图1所示的竖汉兴钱,均为清一色的生坑出土品,典型的四川盆地坑口(俗称湿坑),翠绿色锈渍满身,素背,钱径均在16.5至17毫米之间,内外廓规整划一。这类钱的重量均在0.6克至1.1克之间,为汉兴钱中最为多见的一种,这类钱属汉兴中晚期铸币。   横汉兴钱,钱文从右至左横读“汉兴”二字,典型的四川盆地坑口,内外廓规整划一。钱径17.2毫米,重1.6克。此种横汉兴钱在汉兴钱中极为罕见,即使在川内各地市坊也极难得一见,且价格昂贵,汉兴钱素以字迹模糊称著,好品相的汉兴钱更是有价难求。这种横汉兴钱属汉兴早中期铸币(图2、图3)。   竖汉兴钱,钱文自上而下直读“汉兴”二字,典型的四川盆地坑口,素背,内外廓规整划一。是钱直径17毫米,厚重型,其重量高达1.8克。这种厚重型的竖汉兴钱在笔者的藏品中仅有数枚而已,极为罕见,当属汉兴初期铸币(图4)。   竖汉兴钱,内外廓规整划一,典型的四川盆地坑口,钱径17毫米,重1.55克,素背。此钱面右侧为一非常规矩的巨星纹,经笔者用高倍放大镜细审,此星纹绝非流铜所致,为汉兴钱中有星纹者之仅见品,属汉兴早中期铸币(图5、图6)。   竖汉兴合背钱,此钱面背均有竖读“汉兴”二字,内外廓规整划一,钱径17毫米,重1.6克,典型的四川盆地坑口。此合背钱《中国古钱大集》载有一品,但字迹模糊不清,未标示此合背钱的有关数据。笔者认为这类合背的汉兴钱非定式,应是工匠误印钱范所致,或系工匠戏作之类。汉兴钱中的合背钱极为罕见,特别是字迹清晰、好品相者更是有价难求(图7、图8)。   成汉昭文帝李寿所铸的汉兴钱,始于汉兴元年,前后仅有六年。汉兴钱体轻薄,用铜不精,大多字体模糊不清,其大小形同人的指甲盖般大小,距今已是1600多年,因受地理环境和地层有害物质的浸淫,绝大部分的汉兴钱在出土时已严重钙化(俗称“走铜”),有的钱体已成粉末状,稍碰即碎,有的则残缺不全,同坑出土者,残缺不全的均在半数以上。   蜀汉后期由于连年战争不断,经济萧条滞后,苦于缺铜,民间甚至有取帐钩铸钱之说,这是当时经济萧条非常特殊的现象。汉兴钱从侧面真实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经济以及汉兴钱在当时的流通状况,它与其他蜀汉钱,诸如三国时期的“直一”、“直百”、“直百五铢”、“定平一百”钱可相互印证。汉兴钱所传承的历史信息、社会信息等,对研究蜀汉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不失为难得的实物史料,也是相当不错的收藏品。(责编:丁丑) 4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