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无休止的父子之战
父子关系向来是一道难题,依弗洛伊德的胡扯,母亲是儿子的第一个情人,而父亲则是儿子的第一个情敌了,不但如此,父亲一直横亘在儿子成长的路上,强势的父亲把儿子看成自己生命的延续,强求儿子按照他指定的路走下去,不少父子因此成仇。当然,大多数在后来都和解了,做儿子的也成了父亲,逐渐理解了父亲的感受。只是此时,却又要面临着与自己儿子的战争,这也就是人生。父子关系在电影中自然也就是一道重题。
最热衷谈论父子关系的便是瑞典的伯格曼,1957年伯格曼拍摄了让他一举成名的《野草莓》,影片中的老教授与自己的儿子沟通就非常有问题。在1978年拍摄的《秋光奏鸣曲》中,有一对积怨难解的母女互相指责对方,发泄心中的怨气。但在他的电影中依然看不到和解的可能和方法。
华语电影中涉及到父子关系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杨德昌的电影,《麻将》以及《麻将》的前传《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这两部电影里的儿子都是父亲人生观的继承者,而且,每当父亲放弃了自己的人生观时,受刺激的儿子总是选择杀人来维护自己的人生观不受侵犯。
如果说杨德昌的电影中的父子关系都是一种继承的关系,到了陈果这里,父亲对于儿子却是一种侵凌,一种冒犯。在他的《细路祥》里,父亲让细路祥在大街上罚站,细路祥觉得很没面子,留下一张条就离家出走了,条上说,他恨不得“刀”了他父亲。细路祥被父亲找回家时,又一次的被罚在大街上罚站。这次,细路祥居然在雨中慷慨激昂地唱起了粤剧,并一边唱一边撒尿。那时,细路祥或许在心里已经将他的父亲“刀”了一百遍。父子关系到了这里已经紧张无比。陈果的《香港制造》里中秋的父亲却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父亲,在外面养了女人,长时间不回家。《香港制造》里有这么一个小细节,中秋上厕所时,看见一个中学生模样的男孩活生生把一个中年男人的手砍了下来,一边砍一边喝道:让你在外面养女人!随后,他给中秋扔下一句话:“他是我父亲。”父子关系到了这里已然成仇。
大陆第六代导演对于父亲则大致采取了一个同样的姿态:“忽视”。有评论认为他们比第五代更适合“弑父的一代”的称号。贾樟柯的电影中,父亲在里面成了可有可无的角色。《站台》中的父亲如《香港制造》中一样,在外面都有女人长时间不回家,这样的父亲是主动缺席的。缺席的父亲还有《阳光灿烂的日子》、《巫山云雨》、《十七岁的单车》、《苏州河》等等。《北京杂种》更加激烈,电影一开始就是两个人在讨论要不要打胎,这更是对父亲的一种颠覆,他们甚至都不想成为父亲。
虽属第五代但今年才推出处女作的顾长卫,《孔雀》里的父亲如贾樟柯电影中的父亲一样都是虚设的影子一样的人物,但这个父亲还兼有阉割情结,当他看到家中唯一的希望小儿子居然在画裸体女人时,他崩溃了,他大喊:“邻居们都来看啊,我们家出了个流氓!”
第五代对于父子关系的态度则有些暧昧。以第五代最具代表性的张、陈两人来说,张、陈二人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电影大都是反父权的,如张艺谋的《红高粱》、《菊豆》,陈凯歌的《黄土地》、《霸王别姬》,这里面的父亲或者是麻风病人(《红高粱》),或者是性无能和性虐狂(《菊豆》),或者是愚昧的把女儿送上绝路(《黄土地》),或者是占有年轻戏子的戏院老板(《霸王别姬》),从这里可以看出他们对父亲的态度,那是高举手臂要打倒的。但这两个人在后期作品中却表现了对父亲的脉脉温情,陈凯歌的2002年的《和你在一起》中,父亲已然是慈祥有加,帮助儿子走上音乐之路,而张艺谋最近的《千里走单骑》的主题就是父子关系。这或许是两个人上岁数了变得温和了,但与其将它看作是他们与他们的父亲的和解,倒不如将其看作是他们要求自己的子女与自己和解的心态,就《千里走单骑》来说,父子的沟通行动都集中在父亲身上,父亲远赴异国去完成儿子的心愿,父亲突破种种困难录一场戏,都是父亲在行动,儿子则躺在病床上,等待着父亲主动的和解,所以,这依然是从上对下的和解要求,至于能不能达成,谁知道。
父亲与儿子在王朔的小说《爸爸》中得到了彻底的颠覆与解构,电影中,父子关系看上去更像是一场战争,和解与沟通或许是可能的,但更值得怀疑的是,即使是赢得了上一场与父亲的战争,转眼间又要面对另一场来自儿子的战争。
父子之间的战争,不可休止……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