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闲话古砚收藏与投资
砚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文房用具,因其在使用中的重要性,位列文房四宝之一。古砚往往集书法、绘画、雕刻艺术于一体,色调古雅,造型质朴,加之浑然天成的巧琢精雕,尽显庄重与风雅。在当代艺术品市场中,古砚也成为文房四宝中最受欢迎的藏品门类,整体的市场价位也最高。
古砚的发展历史
考古学的资料证明,砚在中国的发展至少已有五千年的历史,最早是由研磨器发展而来。相传“黄帝得玉一钮,制为墨海”,即为制砚的开始。原始社会时,砚被称为研磨器,其形制只是一个经过简单加工的厚石饼。秦汉时期,随着手工墨和纸的发明,石砚开始得到普遍应用,并由多种研磨功能逐渐变为专为书写所用,完成了由研磨器到书写用具的过渡。这一时期,砚的材质也更为丰富,除石砚外,还出现了玉砚、漆砚、铁砚、瓦砚、陶砚、青铜砚等,造型上也初步显示出美化的趋势。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制瓷业的发展,出现了瓷砚,多为青瓷砚。尽管砚的造型仍多为圆形带足,但足由三足、四足、五足、六足向多足发展;砚面也由平坦向微凸发展,即后来所谓辟雍砚的形式。隋唐时期,制砚工艺有了新的发展,砚也基本上完成了由多足向圈足或无足的过渡。唐代,石质砚材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各地出现了不少独具特色的精品砚材,如山东青州的红丝砚、广东肇庆端溪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南部洮州的洮河砚等。此后历代,砚均有新的发展。宋元时期,砚的形制基本由唐砚延续和演变而来。宋砚中最具时代特征的形制当为抄手砚,其体轻且稳,砚底挖空,两边为墙足,可用手抄底托起,线条处理流畅,造型稳重大方,体现了这一时期的技术水平和艺术风格。明清时期是砚由实用品向工艺美术品过渡的重要历史阶段。这一时期砚的材质更加丰富,有些材质并不适用于研磨,如翡翠、料器、象牙等,这些材质用于制砚已经完全属于审美的需要。形制也一改前代的单纯实用,而按纹饰的要求而定,雕刻手法纤细而工巧,愈到后期愈甚,极尽雕镂之能事,形象繁缛华丽。砚的实用性几乎完全被艺术性、审美性、陈设性所取代。
总的来看,各时期的砚都形成了独特的时代风格,如宋砚的典雅秀逸、元砚的粗犷质朴、明砚的清新雅巧、清砚的华美繁丽等。
古砚的市场价值
二十多年前,国内收藏市场刚刚复苏的时候,由于人们对古砚的艺术价值认识还不多,因而其价位也较低。但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艺术品拍卖的兴起掀起了国内的收藏热潮,古砚的市场认知度也不断提高。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文房板块的走热,古砚的市场行情也随之看涨,即使普通的名砚市场价位也在几万元左右,而一些珍品则高达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元。不仅如此,在收藏界本属“小众”领域的古砚,在近几年的拍卖市场中也开始向集中化方向发展。纵观近几年的拍卖市场,不时能够看到名砚专场拍卖。2007年春拍,西泠印社首推“历代名砚专场”,并取得极大成功。全场117件拍品成交率达到98.29%,总成交额达1832.38万元,其中估价12万~16万元的清代“伊秉绶等铭大西洞端砚”最终拍至96.8万元,成为全场魁首。继此次拍卖后,西泠印社每季春拍、秋拍都会举办历代名砚相关专场拍卖,且成交率基本上都能接近或达到80%。除西泠印社外,还有一些拍卖行也相继开设名砚专拍,如刚刚过去的2009年秋拍中,南京正大也首设“中国历代名砚专场”,并取得不错的拍卖成绩,推出的166件古砚拍品,成交率达到71.08%,总成交额达到552.55万元。
尽管古砚的品种繁多,但收藏市场中最常见到的只有少数几种。其中,被誉为“四大名砚”的端砚、歙砚、洮河砚、澄泥砚,不仅因质地优良而为人们熟知,更是古砚收藏中的热门品种。
端砚,产于广东省肇庆市东郊斧柯山的端溪一带。端砚石质优良,细腻滋润,具有发墨不损毫、呵气可研磨的特点,享有“群砚之首”、“天下第一砚”的美誉。不仅如此,端砚也是古砚收藏中最受欢迎的品种,市场交易量也最大。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端砚就已进入香港的拍卖市场,九十年代中期,中国内地的拍卖市场也开始上拍端砚,但数量较少,价位也较低,像1994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上拍的清末“麒麟行端砚”,15.52万元的成交价已属难得。1995年,北京翰海首次在春拍的“中国古董珍玩”专场中推出二十余件端砚,尽管整体价位不高,均在数千至数万元之间,但所有拍品全部成交,打响了中国内地端砚拍卖的头一炮。此后,端砚上拍数量逐渐增多,尤其是2003年以后,市场价位也不断高涨。2004年,北京翰海春拍推出的一件清康熙“绿端石夔龙纹砚”,拍出176万元的高价。此后随端砚拍卖数量的增加,不断有端砚以高价成交。2006年,北京大得秋拍上拍的一件清光绪“松竹梅镂雕花鸟御赐端砚”以82.5万元成交;2007年和2008年春拍,西泠拍卖在“文房清玩?历代名砚专场”中分别推出清“伊秉绶等铭大西洞端砚”、海派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