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现代北非的文明困境.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北非的文明困境   那么你是哈桑,也是查尔斯,阿明,还是穆斯塔法,也是理查德?   是的。   ――塔伊布?萨利赫《向北迁徙的季节》   一月的北非,首先感受到冷,以及地中海的风,感觉很像熟悉的长江流域的晚秋。   地中海的特点夏季闷热,干旱,冬季则湿润多雨。不同于波斯湾的大风那么硬,也不同于黑海的一年四季的风暴。冬季的地中海就像中国南方的风,柔润而冷。“我们是北非,也是地中海地区,所以我们有冬天”,埃及向导给我简略介绍了天气。北方和冬季,和地中海,言语中已经明确区隔了北非和非洲。   飞机上鸟瞰,地理上,北非其实更像中东。西奈的群山和阿拉伯半岛的山脉都是裸露的岩石,即或是阿特拉斯山脉也是嶙峋的黄色,没有什么绿色。狭长的红海,广阔的地中海,一望无垠的沙漠。红海,尼罗河,大西洋,西奈山,阿特拉斯山,地中海,最为重要的是辽阔的撒哈拉,这些地理要素叠加,北非的确是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海,河,山塑造了整个北非,尼罗河冲积而下,有了尼罗河三角洲和苏丹平原,阿特拉斯山的围绕下,则是所谓的马格里布地区。   起点,长河与大海   尼罗河纵横6670公里的径流长度,其中有一半在北非。白尼罗河冲出南苏丹尼姆莱峡谷,在喀土穆和从东非高原奔涌而下的青尼罗河汇合,开始了3000公里的下游,自开罗开始分为东西两支,最后流入地中海。从苏丹平原到尼罗河三角洲,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上下埃及。形胜带来地利,地利带来文明的繁荣。走在今天的开罗和喀土穆,能随时看到尼罗河对城市的塑造作用。尼罗河两岸是两座城市最繁华的地区,密集的桥梁显示了城市的规模。两座城市因为尼罗河成为了都会,但却是两种不同的都会。   开罗是我此行第一站,作为非洲最大的城市,面积达到3085平方公里。开罗有着超级都市的第一特征,“拥堵”。中午11点,12公里的路程,整整花了一个小时。埃及向导告诉我们,开罗只有晚上10点到早上9点是通畅的,其他时间都是高峰时间。拥堵已经是属于发展中国家超大城市的最基本特征,曼谷、马尼拉、开罗,都是堵城。但是对开罗而言,已经堵了几十年了。从苏联产老捷达到韩国产大宇,开罗街头找得到世界上所有的老爷车,却找不到几辆没有蹭伤的汽车。由于埃及没有汽车报废制度,只要轮子能转,这个汽车就能跑。埃及人讲,两万埃镑就可以买到一辆旧车开,开罗街头连续跑40年的老爷车不在少数。与不强制报废车相配合的是埃及著名的汽油价格,目前埃及汽油是每公升3.4埃镑,约人民币2块不到。就这个价格还是连续两次提价的结果。与汽车没有使用年限和多年补贴保护的低油价相反的是开罗的城市建设。开罗目前1500万常驻人口,但是整个城市长期只有两条轨道交通,2012年才有了三号线,地铁总长不到80公里。   堵是第一个特征,古老则是第二特征了。作为人类可查文明的起点,埃及可谓是人类文明之母。一出开罗机场,即可看到作为机场标志方尖碑,导游介绍说这块方尖碑有3000年历史。世界上可能没有任何博物馆像埃及博物馆这样可以把文物像超市一样的堆积,拉美西斯二世的石雕做台座,纸莎草纸做装饰画,似乎在埃及1000年以下的东西都不是文物。伟大的历史带来的是风物之美,但是除了风物之外,剩下的都是陈旧。垃圾随处堆?e,甚至于金字塔脚下就是垃圾场。城市里随处可见几十年都没有封顶的楼房,不断在维修却没有任何改变的道路。仅从数据看,埃及多年来一直保持GDP增长,但是这仅仅体现在数字上。埃及更接近华盛顿共识的经济增长,增长主要体现在消费上,埃及既没有积累,也没有投资,只留下陈旧。源于制度激励,在埃及不消费汽车就是吃亏。但是,埃及本土的纳赛尔汽车厂,经历60年的发展,丝毫没有提高水平,以至于一度曾经占据22%埃及汽车的纳赛尔牌汽车,也已经找不到了。相反,所谓“北京共识”之下的中国汽车,已经在埃及有了10%的市场,比亚迪、吉利、奇瑞、中华,随处可见。   老旧的风物,乏力的经济,相对的则是疲惫的人民。有着1500年历史的开罗老城,餐馆、咖啡馆和水烟店随处可见。咖啡馆千年以来都是埃及文化的载体,这一被阿拉伯人开发出来的现代饮料是现代性的一种象征。但哈贝马斯意义上的咖啡馆公共空间未见,首先能发现的却是“公共疲沓”。老城里最多的是到处游荡的商贩和乞丐,以及著名的埃及街头儿童。作为阿拉伯人口第一大国,埃及人口接近1亿,其中31%以上的人口在14岁以下。基础教育的发展一直是共和国时代埃及最为值得夸耀的成绩,但是埃及教育本身的贫富分化程度也是惊人的。1988年20%最富裕的埃及家庭中小学入学率就达到97.8%,但是直到2005年贫困家庭的小学入学率才到68.6%。贫困儿童一直都是埃及重要的社会问题,联合国2010年的报告称,23%的15岁以下儿童家庭没有安居条件。家里呆不住,学校进不去,于是游荡在城市街头就是成长的重要方式。阿拉伯之春之后,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