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耀瓷海外收藏一瞥
谈起耀州窑陶瓷的海外收藏,首先要提到的是我们的近邻――日本。1997年,中日共同举办的“耀州窑陶瓷展”在日本的三个城市展出,日方拿出了63件精品参展。展品涉及13个收藏单位,并有私人藏品参展。
当今世界收藏亚洲陶瓷最为丰富的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是主办单位,他们有14件藏品参展,其中有被列为日本重要文化财的宋代耀州窑青瓷刻花牡丹纹瓶(图1)。此瓶最完美地展现了耀州窑刻花工艺刀锋犀利洒脱、线条活泼流畅的特点,富丽的牡丹花,飘动的花叶,在晶莹透亮的橄榄绿色釉面下一览无余,繁密的布局与饱满的造型相得益彰,是现存耀州窑青瓷刻花器中最漂亮的一件。
该馆参展的宋代青瓷印花五婴戏犬纹碗(图2)也是一件难得一见的珍品。碗口径14.6厘米。内壁的画面上有五个玩耍的小孩,一个藏在树丛中探着头,似在看热闹,另两个小孩正在合作捕捉一只小狗。另外一组也有两个小孩,其中一个坐在山石上,向同伴索求他怀中抱的小狗,而他的同伴则紧紧地抱住这只动物,面部和形体都表现出极不情愿的神态。画面上还有山石、芭蕉和竹等植物,充满浓郁的生活情趣和乡土气息,一幅宋代儿童风俗画跃然于碗壁。此碗的构图虽是一种不受格律限制的自由式构图,但在布局上仍采取绕着碗壁布置三组画面,碗底还有适合纹样团菊纹,两种方法相结合,形成满地装的装饰效果。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的《中国陶瓷史》赞誉耀州窑的印花装饰“布局严整,讲求对称,各地出现的印花纹饰无不具备”、“在宋代印花瓷器中最为出类拔萃”,此碗内的印花装饰印证了这一最具权威的评价。耀州窑装饰纹样无论在题材上还是在构图布局上都可谓丰富多彩,仅婴戏图案就有一婴戏于花间的,两婴在竹枝上荡秋千或在梅竹丛中嬉戏的,还有三婴荡竹枝、四婴戏把莲或缠枝葡萄的。构图布局也变化多端,有散点式、求心式、转换式、直立式……
东京国立博物馆参展的青瓷刻花牡丹纹水注(图3)和刻花双凤牡丹纹温碗(图4)应是宋代耀州窑生产的一套温酒器。这两件器物据说出土于朝鲜半岛,器物上的裂纹证明了这一点。但他们的造型却是非常优美。那件水注敞开的口好似缓缓开放的喇叭花,颈部的“C”形轮廓线婉转流畅,姿态妩媚动人。柄的上端贴在口沿的下方,二者的结合竟然是严丝合缝,无比妥贴,真可谓“巧如范金,精比琢玉”。修长的壶流至口部微微屈身,好似一个优雅的绅士。水注的装饰也是无可挑剔,腹中部的一组八条细线弦纹将瓜棱形的壶腹分为十二个装饰区域,每个装饰区域内都刻有造型相同的折枝牡丹花,而花头则是两两相对,既有平衡,又有变化。温碗的造型与装饰更是高贵与典雅,花瓣形的口具有均衡跳动的韵律美,弧形的曲腹与小小的卧足使这件平式体的碗也给人以亭亭玉立之感。而碗内外满地装的刻花纹样更是锦上添花,碗壁上的牡丹与碗底的双凤纹样虽布局严整,但纹样的线条却是活泼而又柔美。优雅的造型与富丽的装饰如此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正是耀州窑工匠的过人之处。
静嘉堂文库美术馆收藏的青瓷刻花凤衔牡丹纹枕(图5)也是宋代耀州窑鼎盛时期烧造的刻花青瓷中的一件精品。以往所见的包括窑址出土的耀州窑瓷枕造型大多为长方形或六角形,而此枕的俯视图却呈腰圆形,枕立面有五条凹槽,将立面分为六个装饰区,凹槽延伸到枕面,在腰圆形的枕面上形成五个凹点,使简单的造型也具有了动感。然此枕的亮丽之处主要体现在它枕面上的装饰。枕面图案以一条形状与枕面轮廓线相似的细线分为内外两部分,线内刻一只姿态优雅的凤鸟,口衔牡丹花的枝条,正欲展翅飞翔。线外刻两组二方连续缠枝牡丹纹,两条枝茎呈“S”形细线从枕面的下方反向向上方不断延伸,枝头以一朵牡丹花收尾,花朵两两相对,相互呼应。画面布局对称规整,然每朵花、每片叶、每根枝条却又不完全相同,都有各自的风姿。枕的五个侧面都刻有一朵牡丹花和叶,其刀锋犀利,线条简洁,与枕面刻花线条婉转柔美、构图严密的风格有鲜明的区别。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有统一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MOA美术馆参展的青瓷刻花玉壶春瓶(图6)也是一件值得称道的珍品。此类造型的瓶在窑址发掘品中尚未见到完整器,仅在甘肃华池县出土有一件与此瓶相似的器物。这件玉壶春瓶高28.7厘米,口沿微微向外翻卷,颈部细长,溜肩,垂腹至底部微收,圈足。整体轮廓线似一支跌宕起伏的乐曲,直线与“C”形曲线的巧妙相接,造就了一个修长婀娜的形体。精美的刻花装饰永远是宋代耀州窑青瓷的亮点,此瓶也不例外,除在口沿下有一条边线外,其余器身全部以缠枝牡丹来装饰,枝条上下左右缠绕,而花朵则因瓶体曲率的变化逐渐按比例缩小,雍容华贵,精致富丽,而且还在不断的变化中寻求条理节奏之美。
大和文华馆收藏的青瓷刻花莲纹瓶(图7)是耀州窑宋金过渡时期的产品,此类器型也俗称为“棒槌瓶”,以其形似棒槌而得名。翻沿、卷唇、折肩、筒腹、隐圈足是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