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艺术品市场的“龙”“象”之争
龙是中国的象征,象是印度的神灵,在亚洲新崛起的经济舞台上,花旗银行曾发布调研报告认为21世纪属于中国和印度,因为这两个国家都有巨大的潜力和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最近几年,中国收藏家主导了亚洲艺术品市场。从唐三彩到明官窑,不断创出新的拍卖纪录。而如今,随着另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印度经济的飞速发展,印度的企业家们也加入了这个行列,对他们的国宝展现了空前的热情。一位印度艺术品经销商弗朗西斯卡?盖洛维(Francesca Galloway)这样形容印度收藏市场的发展历程:“5年前,一批纽约的艺术品鉴赏家和收藏家,最早开始关注起了印度艺术品。3年前,住在伦敦的一些印度人也很快跟进。现在本土收藏家终于加入了这一行列。”这三股强大的力量结合在一起,推动印度艺术品市场在以空前的速度发展。
随着国际艺术品市场对印度艺术关注的兴趣日益升温,印度艺术品已成为9月纽约亚洲艺术周的关注焦点之一。印度经济的增长和中产阶级的崛起,同时因为一批移居海外、收入渐丰的印度裔人士,将眼光投向艺术品投资,带动起自20世纪90年代由印度企业家作主导的艺术投资热。现在印度古代艺术品的升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源于当代艺术品市场的买家分流。而除此之外,印度艺术品投资基金的引导也起到了不少作用。这些艺术基金吸引了印度的新兴富人阶层加入到艺术品市场,它们起初也是从当代艺术品开始经营,但是现在纷纷将触角伸向了印度传统艺术品,比如小画像和雕像作品。佳士得印度代表毛里加?萨加(Mallika Sagar)称,过去收藏家发现很难买到印度艺术品,因为印度国内艺术界基本上处于一种私下交易的状况。严格的外汇管制也抑制了艺术品的收购,而现在买家可以在公开市场上接触到艺术作品,过程更加透明――买家们可以察看高质量的作品,购买后的存放和运输也很简单。
国际拍行对印度艺术在国际上的推广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20世纪90年代后期佳土得和苏富比在伦敦和纽约举行的拍卖会上的逐步推广,印度的进步主义流派艺术品、女性主义画作、菩提佛教艺术品等开始频频出现在国际市场上。2002年9月佳士得拍卖会上,画家塔伊布?梅赫塔的《庆典》拍出31.7万美元的高价,他的《牛魔》在2005年9月纽约拍得近160万美元。
今年9月纽约亚洲艺术周涉及印度艺术的拍卖有“印度和东南亚艺术专拍”、“喜马拉雅青铜像专拍”和“齐莫曼家族(Zimmerman Familly)的藏品专拍”三场。其中,“印度和东南亚艺术专拍”部分藏品来自保罗先生夫妇(Mr.and Mrs.Paul E.Manheim)的收藏。1928年,这位后来成为美国布鲁克林博物馆馆长的保罗先生是勒赫蒙兄弟集团的(Lehman Brothers)统计学分析师,1944年成为该集团的合伙人。20世纪60年代,他的兴趣和姐姐艾丽思一拍即合――开始将不断增长的财富投向亚洲艺术,特别是印度和尼泊尔的艺术。而如今印度艺术的炙手可热也应证了这一位具有经济学学养背景的收藏家的眼光。齐莫曼家族(Zimmerman Family)曾在今年3月拍卖过一批东南亚的艺术品并获得了成功,于是这次又带着一批印度佛教艺术品如唐卡和雕像等在纽约举行拍卖会。据说早在1964年纽约举行尼泊尔艺术展的时候,该家族人士就被行尼泊尔艺术给迷住,从此对它的兴趣也与日俱增,于是开始专门收藏印度和尼泊尔的艺术品,此次上拍的藏品预估可获2000万美元。
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佛的造像是佛教艺术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而佛教艺术又是东方文化的精髓。领跑第一场的“喜马拉雅青铜像拍卖”将印度密宗艺术的神秘、高贵――展现给世人。密宗是七八世纪时印度佛教的一支分支,经西藏,它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宗教仪礼与艺术密不可分,所以这些艺术品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宗教历史画册。18号拍品是座14世纪西藏具有纪念碑意义的镀金青铜佛像,高142厘米。佛祖静虑地盘腿而坐,穿着紧身的长袍,左手横放在胸前,神态和蔼,眼睛大得夸张,耳垂修长,嘴角露出微笑,头发螺旋卷曲。衣纹的褶皱和波浪的真切质感,脚趾和手指的分明逼真让人叹为观止。这种逐步世俗化的佛教造像在后期才逐步出现,早期青铜佛像的宗教仪礼功能更为突出。“印度和东南亚艺术专拍”的406号拍品是著名的印度Shiva青铜神像,估价1,000,000―1,500,000美元,约是975年的作品,每个大约73.7cm高。雕像举起的右手上举着一个像沙漏一样的鼓锤,它代表了最早的创造者的呼声和宇宙共存的呐喊;左手拿着火把,象征着旧事物的彻底毁灭,新世界的即将诞生;第二只右手代表着无畏;舞蹈的小人象征着对抗无知的胜利;环绕的火焰代表着宇宙;腰间盘旋的蛇代表生命力。尽管雕像的每个姿势都有一定的宗教象征意义,但是雕像始终保持着坚韧克己的表情,彰显神灵的高高在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