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人的战场
时代背景:
上海将在2010年世博会之前把上海中心城区的一家有着93年历史的老钢铁厂完全拆除,然后搬到一个新的地方造一个面积为现在3倍的新厂。这些厂的工人将会何去何从呢?年轻的工人去了新厂,年纪大的,他们的青春全部在这个厂里面耗费掉了,他们会怎么办呢?年纪小的,他们的领导让他们重新去念高中,年纪再大一点的就要退休回家了,这个厂将被移为平地,这块土地上的历史将会重新开始。本片记录的就是在这个巨变发生前的这段历史。我不想着重表现以前发生的事情,我就是想抓现在正面临改变的这群工人的状态,他们是如何去面对他们新的生活,绝望、失望还是乐观?他们从中表现出来的态度是很重要的。
第一次知道朱鹰文在拍《上钢三厂》的这个纪录片还是从他数码相机里的照片上,虽然我是一个上海人,但在没有走进它之前对那里是一点概念也没有的。那天我是打车去的,那个厂只是在地图上的一个标记,幸好司机年轻的时候来过这里,才没有多走冤枉路。进入厂区的时候,我有种进入一个失落世界的感觉,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市区,那么开阔的厂区是我前所未见的,尤其是在厂房拆除了大半后横跨黄浦江的卢浦大桥跃然眼前,更显出了它的苍凉,进进出出的重型卡车卷起的尘土扑面而来,其壮观的景象毫不亚于我所看到任何一部战争电影,这也让我开始慢慢理解朱鹰文为什么会把摄像机的镜头对准上钢三厂,因为这里是就他一个人的战场。
这个题材是怎么刺激到你的?
朱:两年前我在做一个关于上海即将消失的文化的项目,专门关注上海即将消逝的老建筑和人群。那个时候得知上钢三厂要拆,那是一个非常大的厂,原想主流媒体会去关注的,但后来他们都没有展开拍摄。我就向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提出我去拍摄的意向,在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后,我发现我再不拍摄,这个厂就要拆完了,于是我就开始了。
这个纪录片是你自己的作品还是给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拍的?
朱:算是合作。这台摄像机也是电视台专门提供给我拍摄这部纪录片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和电视台合作是纪录片人的一个出路,如果是对我想法认可基础上合作是可以的,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生干涉我拍摄的事情,当然,也可能因为我还没有开始剪辑。
前期调查花了多长时间?
朱:大概有两个月时间。
实际拍摄中,剧组由几个人构成?
朱:就我自己,一个人。
拍摄中有什么困难?
朱:我是从2006年10月开始拍摄的,距离这个厂拆完还有六个月,我会坚持拍摄到这个厂被拆完。工人很欢迎我去拍摄,他们觉得我在记录一段他们也非常想记录下来的历史,所以他们天天都想让我去拍摄,头痛的是那儿离我家很远,每天只能打车去,然后走路出来。走路出来要走半个小时。有时候还会在厂里面拍通宵。
拍摄现场有什么突发事件?
朱:前一段时间,有一个对我非常好的拍摄对象,被厂里面运送氧瓶的卡车轧死了。
为何这个项目用松下的HVX200拍摄?
朱:因为高清开始向小机器普及,将会是以后的趋势,正好有电视台提供设备的机会就尝试一下。实际使用给我的感觉也不错。
拍摄中你使用了几块P2卡?
朱:两块P2卡,但两块P2卡只能拍摄16分钟,对于拍摄纪录片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还配备了一个110G的硬盘录像机,但硬盘拍摄比较麻烦,硬盘只有两个小时的待机时间,如果拍摄超过了两个小时,机器就不能正常工作了,就得找地方充电。但听说以后这款机器会配备容量更大的P2卡,我想到那个时候我就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我很看好它未来的配置。
你现场使用了硬盘录像机?
朱:对,用了FS-4硬盘录像机,其实用P2卡摄像机,还是用卡最好。用硬盘录像机的时候,是用1394线连接它和摄像机的,但是由于线路接口的接触问题,有时候会有拍摄中断的现象。
现场是完全自然光?
朱:对,不打光,钢厂里面的自然光的明暗对比效果还是很不错的,以后大家会在我的纪录片中看到它的效果。
这款机器给你最直接的感觉是什么?
朱:松下这款机器上表现最为突出的是莱卡镜头,焦点跟踪也很快,色彩很舒服,图像清晰度很高,前后焦的对比关系非常的好。色彩上,由于有电影Gamma曲线,各种层次的细节保留得很好,动态范围也大了,很有电影的感觉。
每天是否进行素材整理和备份,如何进行
朱:不是每天进行素材整理,但是在硬盘和P2卡拍满的时候整理,我是把全部的素材都导出到大的高清带子上的,因为到目前来讲,我不太相信电脑的硬盘,导出来的图像和画面质量几乎没有任何损失,目前总共导了15盘素材,每盘50分钟。值得一提的是,P2卡导到电脑里面非常得快,110分钟,半小时就可以了,而且是一个镜头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