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电视台.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人的电视台   前不久,我的一位大学同学听说我正在做的事情,不停地唏嘘感叹,并用他浓重的湖南口音对我说:“你这真是一个人把一个电视台的事情都做了哟。”   “一个人的电视台”,开始于2009年4月。我推掉了其他的工作机会,决心独立制作纪录片《边疆问路》。 从策划到拍摄,从后期制作到播出,一直都是我一个人承担了全部工作。      从鸭绿江到乌苏里江      出发之前,我仔细研究了一下中国地图,对于将要前往的地点稍作了解,包括那里的风土人情、地域特色,假设了一些可能的故事和场景。但是任何计划都不如实际旅程中所遇到的变化。对于这样的题材,旅程是拍摄内容串场的主线,边境基本上决定了内容的特点。剩下的就是放开自己,去当地观察,感受和捕捉。   旅行的装备和通常户外用的差不多,因为我过去就经常旅行。第一阶段行程在东北,因此保暖的抓绒和冲锋衣还是要准备好,而其他三分之二的行李都被工作设备占据了。      中朝边境印象――      2009年6月,我从北京出发直奔中朝边境鸭绿江口。行程刚开始,我搭上了一部自驾游爱好者的车,走了15天。我们沿鸭绿江一路北上。边境公路旁的铁丝网离得非常近,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对岸朝鲜的村落、县城和老百姓的生活。      长白县   在经过长白县城时,对岸朝鲜第二大城市惠山正好有一队学生拉练队伍,打着国旗,穿着军装,举着领袖肖像,浩浩荡荡近千人,引来中国这边很多百姓驻足观望。朝鲜的每一个有人住的地方几乎都会在山头立一串标语,虽然看不懂,但从它最后一个大大的惊叹号来看,应该是“领袖万岁”之类的意思吧。中国这边的公路旁的标语,则是“发展就是硬道理”,“知识就是力量”,“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个从农家乐做起,发展成拥有几层楼高的民营酒店的老板对我说:“幸福就是劳动有成果。国家政策好,只要肯干肯吃苦,就一定会有收获。”   在拍摄过程中,我几乎每天都能遇到新奇的事情,于是我会做一些简单的记录,在脑子里筛选一遍素材。哪些是能吸引观众的,有信息量的,哪些又是在此基础上与主题靠近的,最后是那些与我的边境主题吻合,有吸引力又有感染力的片段。有些镜头很典型地说明了边境的氛围,已经胜过千言万语了。      天池脚下   经过长白山的时候,著名的天池竟然六月飞雪,白茫茫一片,我遗憾的没能见其真容。不过和一个当地出租车司机聊天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起自己小时候曾经上朝鲜那边的老奶奶家吃大米饭的故事。那个时候,朝鲜生活比我们富裕,还有电视看。近些年来,中国发展迅速,朝鲜经济却大不如前,这位大哥就常常给对岸的朋友送几袋大米。甚至还送给他们中国的手机,他在中国这边帮他们注册、交费,因为我们的通讯网络也能覆盖到朝鲜边境的一定范围。   边境就是这样,也许一河之隔的地方生活却有着天壤之别,善良的两岸百姓互相帮助,那份人性的温情是最美的风景线。   我拍摄下了这些边民的讲述,然后再抓紧拍一些他们周围的空镜和与之相关的画面,尽可能把讲述人的生活环境立体化。因为我使用的机器比较小巧,一只手就能握得很稳。用它来采访边境地区的当地老百姓,通常不会太惊动他们,他们见我一个人旅行,也会很自然很放松的和我聊天,这样,在片中的画面就会整体呈现得较有亲切感。      中俄边境印象――      到了中俄边境,两国的交往和融合明显增多。很多边贸口岸城市都修建仿俄建筑,俄罗斯人也到中国来购物旅游。   乌苏里江畔的赫哲新村,家家户户建得像别墅一样,只是院子里、菜田旁,还保留着传统的农村厕所。我在江畔发现对岸俄罗斯哨所上有两个人影,却很长时间没有什么动静,用小DV拉近一看,居然是两个假人。当然,边境还是边境,乌苏里江上常有中俄两国的边防巡逻艇,两国以江面中心为界,生活在边境地区的渔民要特别小心不能误越了国界。      千里走单骑   我们路过东方第一哨抚远,这里是迎接照进祖国的第一缕阳光的地方。哨所总是代表着神圣与威严,哨兵们在这里默默地守护祖国的疆土,捍卫着荣誉与尊严,维系着和平与友谊。附近的老百姓偶尔会到江畔钓鱼,我们坐船游江时,船夫告诉我们中国“雄鸡”版图上的“鸡嘴”部分就在前方,我拉近焦距拍摄,见“鸡嘴”处插满了渔竿,还有许多休闲钓鱼的人来此处安营扎寨。著名的黑瞎子岛就在东方第一哨的北侧,2004年,俄方归还了岛上一半领土。我们去的时候,一座黑瞎子岛旅游休闲广场正在建设中,很快就能迎来更多游客前来观光了。   我在中俄边境城市――同江,离开了自驾游爱好者的越野车。因为坐车拍摄很难进行深入采访,所以我决定千里走单骑,接下来的行程,自己解决交通工具,以便可以在一些地方停下来拍几天。   在同江,我采访了曾经去俄罗斯做生意的当地年轻人小张一家。他的父亲曾经去俄罗斯种地,而小张曾经在俄罗斯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