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李鸿章办“洋务”之实绩.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鸿章办“洋务”之实绩

李鸿章也在中国创立了现代意义上的“外交”。早在镇压天平天国时期,李鸿章因协防上海及督抚江苏期间,就开始接触到洋人和西方文化,并由此练就了一套与洋人“打交道”的方式方法,为日后实际掌控全国外交,奠定了基础。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没有近现代意义上的“外交”概念。当然也没有相应的组织和机构。 近代外交的基础、核心和目标是经济,即主权和利益(在西方思想家眼里,主权之争最终还是会还原成利益之争),中国的对外交往(姑且用“外交”一词)是建立在文化基础之上,并以此为核心和目标的。其基本模式是: “出”则:宾服四方;“入”则:万国来朝。 从张骞出使西域到郑和下西洋,一、二千年没有多少变化。由于中国古代文明长期处于东亚领先和核心地位,形成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宗藩”关系。即中国是宗主国,是天朝上国,周边国家是“藩国”。(藩国之中又有“熟藩”与“生藩”之分,接受中国教化,称臣纳贡,是为“熟藩”,否则为“生藩”。)故中国只有“理藩院”,没有“外交部”。 在英、法联军的枪炮下,鸦片战争以中国惨败并签订《北京条约》而结束,英法等国取得了公使驻京的权利,从而强行改变了清政府对外关系体制。恭亲王奕等于1861年初奏请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其后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轮番奏折的催逼下,满清朝廷先在上海设立了南洋通商大臣,后在天津设立了北洋通商大臣。其中关键的一步是:李鸿章当上直隶总督仅三个月,就奏请撤销了专职的“三口通商大臣”,改由直隶总督兼任。李鸿章由此发展出近代意义上的外交,并逐渐统揽全局,成为没有外交部长头衔的“外交部长”。 其次,李鸿章初步实现了中国军事的近代化,主要体现如下所列: (1)第一个用西方机器制造西式枪炮。筹办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大型兵工厂,即对近代中国工业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江南制造总局”(1865),虽然此前4年,曾国藩在安徽安庆创办“安庆军械所”开始仿造洋枪,但居然没有用一台西方设备,也没有聘用一个西方工程师,而是中国人用手工仿制,此举与李鸿章不可同日而语。(2)在上海期间开始采用西方步兵手册操练步兵。 (3)1871年在大沽设洋式炮台。 (4)1875年11月,筹办铁甲兵船。 (5)同年11月,请设洋学局于各省,分格致测算、图、火轮机器、兵法、炮法、化学、电学诸门,择通晓 时务大员主之,并将考试功令稍加变通,另开洋务进取一格。 (6)1876年4月,派武牟往德国学水陆军械技艺。 (7)1880年3月,采购铁甲船。 (8)1880年8月,在天津成立水师学堂。 (9)1885年6月,在天津成立武备学堂。(10)1885年8月,奏请设立海军衙门(海军部)。 (11)1888年,北洋海军成立。 至此,在武器装备、军事技术、军队组织、人才培养等方面,初步形成了,中国传统军队的近代化改造。 (5)1880年,奏请架设南北洋电报。由此开创了中国最早的电信企业。 (6)同年,请开铁路。此外,在同时期(19世纪70-80十年代)开始建立起近代化的机器缫丝、轧花、造纸、印刷、制药、玻璃制造等等一系列工业企业。 众所周知,大机器生产是近代工业的主要特征;能源是近代工业的心脏,钢铁是近代工业的基础;铁路、轮船是近代工业的命脉,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运动,触及到了近代工业核心的方方面面。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中国的民用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由此奠定了中国近代化工业的基础。至于电报,涉及信息产业,已经影响到了后工业文明的今天。 李鸿章初步对中国工业、经济实施了近代化: (1)1872年,请开煤铁矿。 (2)同年,在上海开轮船招商局,是中国第一家近代轮船公司,也是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 (3)1875年5月,分别在直隶和台湾(由李鸿章爱将刘铭传实施)试办煤矿,开始用机器采煤。台湾基隆煤矿是中国第一座近代化煤矿。1877年,李鸿章派人筹建开平矿务局,于1879年开始使用外国机器开采,产量逐年激增,有力地抵制了洋煤的进口。 (4)1880年,李鸿章派人创办了上海机器织布局,从此,中国近代纺织业从上海、宁波、镇江、武昌等地向全国蔓延开来。 * 李鸿章办“洋务”之实绩 外交,军事,经济 李鸿章办“洋务”之实绩 从1862年当上江苏巡抚起,李鸿章在晚清社会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活动了整整四十年,其时间之长、涉及的领域之广、所做的事情之多,是任何同时代的政治家所无法比拟的。他先后担任过江苏巡抚、署理两江总督、湖广总督,从1870年起,在长达25年的时间里一直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文华殿大学士等职务,是清朝政府高层参与决策、执行决策的重要人物。在军事上,李鸿章是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开了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先河。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近代意义上的海军和一系列军工企业,为中国工业打下最早的基础。在经济领域,早期的四大军工企业:江南制造局、金陵机器局、天津机器局、福州船政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