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村生态村建设规划.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村生态村建设规划

PAGE PAGE 1 生态村建设规划 第一节 村基本现状和发展目标 一、推进村生态建设的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以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为核心,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宗旨,牢牢抓住生态村建设的战略发展期。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全力加快村生态村建设步伐。 二、规划年限 2010年——2015年 三、村基本现状  1、地理环境。村位于查山乡中部,是乡政府所在地,沪陕高速、长(台)—兰(店)公路、查(山)—明(港)公路纵横穿境而过。该村交通便利,是查山乡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全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77亩,辖14个村民组,共有1726人,2011年人均纯收入5450元。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花生等。 2、气候条件。查山乡村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常年气候特点:冬夏季风交替显著,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热量较优,雨量充沛,降雨集中,光照多。年降水量1109毫米。全年冬短夏长,四季分明,气候条件优越。年平均气温15.1度,全年无霜期221.4天,年日照总数为2600小时。 3、水文条件。村境内水源较为丰富,属于村集体所有的大小池塘有200多亩,水渠长度约3000米。农田小区内桥、涵、路、渠设施完备,确保村农业生产旱能灌,涝能排。 4、人口状况。该村现辖14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426户,人口1726人,男女比例为102:100,全村农业户口占95%,2011年全村出生率为9.9‰,自然增长率为4.7‰。 5、社会事业。各类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九年制义务教育已经落实,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同时,在卫生、社保,广电、计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发展。村已经连续两年被查山乡评为先进村和优秀党支部。 6、经济发展概况。近年来,村逐渐形成了以农业、养殖业、商贸服务业为主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经济。农业作为村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充分利用优越的气候条件和自然条件,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按照无公害质量标准生产,按照产业模式发展,遵循市场规律经营。农民人均纯收入5100元。 7、交通设施现状。明查公路穿村而过,沪陕高速下线口在其境内,交通十分便利。以前,村道路各自为路,断头路多,等级低,道路网络化、利用率、通车率都不高。农户之间人行道路以泥土路面为主,农民的生产生活生存都受到了交通不便的瓶颈制约。近几年来,村两委十分注重基础设施,相继完成了以农业为主的生产道路改造,并实现村村通道路、村村道路硬化和村村通电话的目标,使全村交通便捷,通讯条件有了改善,发展环境得到优化。 8、垃圾处理现状。目前村中的垃圾重点是各家各户堆积存放,堆积处理率70%以上,为了改善农户乱堆乱放的现况,村两委结合新农村建设,准备在各村设立生活垃圾收集点若干个,建一个垃圾堆放场,安排专人负责,定点、定时收运。 9、绿化现状。村已栽种速生杨5000多棵,新村两旁栽种绿化树300多棵,各类果树2000多棵;道路两侧已经种植了绿化带,现有绿地达50多亩,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4平方米/人,基本能满足了农村可持续发展和人居环境建设的要求。林地覆盖率较高,水土保持良好。 10、水环境质量。村水资源重点是地表水和地下水,农村饮用水以机井为主,基本实现了户户有机井。计划新建安饮水工程一处,在建设过程中,全面解决人畜饮水不安全问题。采取“点与面”相结全的办法,加快沼气池建设,特别是畜禽养殖专业大户必须采取干湿分离、通过沼气净化后才能排放畜禽粪便。属畜饮用水取水水源的水塘,严禁肥水养殖。完善村民点的污水排放设施,提高污水处理率。保土蓄水,合理开发利用塘、库水体。 近年来,该村以农民增收为目的,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和发展速度,引进金银花花卉种植100亩;烟叶种植300亩,花生和红署等特色产业的种植及牛、猪、鹅、鸡常规养殖户占全村总户的78%。形成了花卉种植、产品加工、烟叶种植、畜牧养殖等不同规模的经济小区。同时该村连续多年被评平桥区先进党支部,2009年被评为市级卫生村。经济的发展使村民对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有了新的向往和追求  村是典型的农业型经济结构。无企业、矿产资源和骨干经济项目,集体经济基础十分脆弱。支柱产业尚未确立,农民增收缺乏支撑。水、电、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民生产、生活、生存环境的改善任重道远。居住条件以砖混结构为主,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应用尚不被群众普遍接受,农村环境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