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神经外科的麻醉PPT
2、措施 ①药物 A.渗透性脱水剂 20%甘露醇0.5g/kg,15~45分钟 内静脉注射。6~8小时重复一次,心功能 不全的病人慎用。 B.利尿剂 :速尿20mg静滴,必要时可重复应用。 C.肾上腺皮质激素 : 降低毛细血管 通透性,减少脑脊液的产生。地塞米松10~30mg静滴。 D.高涨液体 7.5%氯化钠和6%羟基淀粉混合液。 ②生理性降压 A.过度通气 PaCO2每下降1mmHg大脑血流可减少2~4%,全麻病人PaCO2维持在25~30mmHg。 B.低温疗法 : 体温下降1℃,脑耗氧量 下降5%,同时脑血流量下降,引起脑容积下降,颅内压降低 , 温度以32~35℃为准。降温方法有降温毯、冰帽、冰袋。 C.脑室外引流: 常见于急性外伤,伤后 72小时进行。 D.体位 :头高足低位。 第四节 颅脑手术麻醉的注意事项 一、调控颅内压 二、选择合理的呼吸方式 三、控制性降压和低温的应用 四、特殊体位 五、输血输液 六、加强麻醉检测 一、调控颅内压 围手术期主要任务是降颅内压。 麻醉诱导要平稳,确保呼吸道通畅。 对于术前颅内高压的患者要脱水、利尿、控制液体入量。 辅助调节体位,同时也要防止颅内压过低引起神经损伤。 二、选择合理的呼吸方式 一般采取控制呼吸,适当过度通气。对于术中依靠观察呼吸,了 解病情和手术损伤情况的、保留 自主呼吸,同时及时扶助。 三、控制性降压和低温的应用 控制性降压减少出血,但要注意低血压的程度及时间。低温仅用于部分或完全阻断脑血流时应 用。 四、特殊体位 后颅凹手术采取坐位。 第二十章 神经外科的麻醉 前言 大脑中枢是维持生命和意识的重要器官,也是神经外科的原发病、外科手术和全身麻醉药物共同作用的靶点。这一点使神经外科比其他专科麻醉的风险大大增加. 某些颅脑疾病影响病人的精神和意识,给麻醉师准确判断药物作用和评价麻醉苏醒造成困难。 学习中枢神经相关的生理、病理、药理学基础知识,掌握麻醉前评估,进行麻醉前准备,根据病情特点制定合适的麻醉方案。 第一节 麻醉对脑血流、脑代谢和颅内压的影响 一 、概念 二、麻醉对脑血流、脑代谢和颅内压 的影响 一 、概念 1、脑血流量 脑组织血流量非常丰富,脑组织重量约1400克,占体重的2%,但脑血流量却占心输出量的12~15%,相当于每100克脑组织50~70ml/min。高血流量灌注是脑组织的一个显著特征。 ②颅内压: 各种原因引起颅内压升高时 可引起血压升高,心率 增快。但当颅 内压超过30~40mmHg时,脑血流量 随颅内压升高而减少。 ③化学调节: 缺氧、PaCO2升高导 致脑血流量增多,当PaCO2在25~80mmHg时,对脑血流量的调节 最灵敏。 2、脑代谢 高代谢是脑组织的另一显著特征。无论是睡眠还是清醒,脑组织氧耗量占全身的20%,几乎靠有氧代谢提供,其储氧十分有限,故对缺氧耐受性极差。 3、颅内压 指颅内脑脊液的压力。人平卧时脑室内压力为 70~200cm水柱,颅内任何体积发生变动,均可影响颅内压。当容积变动范围在 5% 以内时,脑组织、脑 脊液、脑血流三者可以相互代偿,当颅内容积变化超过5%时或代偿功能障碍,可引起颅内压剧烈变化。 在异常生理状态下,有多种因素可影响颅内压: ① PaCO2 :当 PaCO2在 25~100mmHg范围内,PaCO2每增减1mmHg,可使100克脑组织血流量增减 2 ml/min。当 PaCO2 下降至20mmHg以下时,有可能发生脑缺血。 ②PaO2 当PaO2小于50mmHg时,脑血流量增加,颅内压增加。 ③平均动脉压的影响 :平均动脉压在50~150mmHg时,对颅内压影响小, 超过此范围,颅内压随血压同向变化。 ④其他 体温下降导致脑血流量减少,体温升高导致脑血流量增多。脑动脉压和胸内压升高导致颅内压升高。 二、麻醉对脑血流、脑代谢和颅内压的影响 1、静脉麻醉药 ①巴比妥类 抑制脑代谢,使颅内压下降。 ②依托咪酯 使颅内压下降,原因可能是直接收缩脑血管。 ③丙泊酚 抑制脑血流量和耗氧量,保护细胞膜,是神经外科较理想的药物。 ④羟基丁酸 收缩脑血管,使颅内压降低。 ⑤氯胺酮 增加脑血流和脑代谢,使颅内压升高。 2、吸入性麻醉药 所有吸入性麻醉药都有不同程度扩张脑血管作用,异氟烷作用轻微。 3、麻醉性镇痛药 单独对颅内压影响不大。 4、肌松药 不能通过血脑屏障,对脑血管无直接作用。 第二节 颅脑手术的麻醉前评估和准备 一、麻醉前病情评估 二、麻醉选择 一、麻醉前病情评估 麻醉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