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循环系统监测仪器PPT.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循环系统监测仪器PPT

麻醉设备学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循环系统监测仪器;第一节 心电监测仪器;心脏激动过程中产生的微弱电流,自心脏流向身体的各部分,由此在体表产生电位差。电位差随时间变化,这种随时间变化的信号称为心电图。 心电信号必须经Ag/AgCl电极拾取,前置放大、滤波、模数转换和CPU处理后,最后在屏幕显示或打印出来。 ;心电图测量的是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心电图幅度一般在5μV~5mV之间,频率分布范围0.05 Hz~1kHz,心率HR可由R-R间期计算得到。 ;临床常用导联;##各导联系统测量的临床意义 1.标准肢体导联和单极加压肢体导联常用于检查心室下壁病变和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2.标准肢体导联Ⅱ,记录的p波和QRS波初始点清楚,常用于测量心率。 3.单极胸前导联主要反映横面方向的心电变化,常用于检查左右心室肥厚,左右束支传导阻滞。 ;##为了便于识别,电极线统一用字母和颜色来区分: R(红)-右臂(RA);L(黄)-左(LA);F(绿或蓝色)-左腿(LL);C(白)-胸前(V); N(黑)-右腿(RL);标准肢体导联 --电路连接方式;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电路连接方式;胸前导联 --电路连接方式;麻醉监测中的ECG;监护电极及其安放;基于监测目的,心电监测常用三电极系统,三电极系统可获得I ?、II 、 III 、 aVL 、 aVR 、 aVF导联。但三电极系统不适合进行心肌缺血监测。在麻醉监测中,心电监测常采用改良胸前三电极系统,以提高P波、 QRS波和ST段等幅度。 ; 改良三电极系统 导联 RA LA LL 近似普通导联 MCL1 地 左锁骨 V1 III CS5 右锁骨 V5 地 I CM5 胸骨柄 V5 地 I CB5 右肩胛骨 V5 地 I CC5 右腋前线上 V5 地 I V1为胸骨右缘4肋间隙 V4为左锁骨中线与5肋间隙交点 V5为V4水平与腋前线交点 ; 改良三电极系统 导联 RA LA LL 近似普通导联 MCL1 地 左锁骨 V1 III CS5 右锁骨 V5 地 I CM5 胸骨柄 V5 地 I CB5 右肩胛骨 V5 地 I CC5 右腋前线上 V5 地 I ##CS5适合诊断前壁心肌缺血,常用于手术中监测; CB5适合诊断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 CM5能快速反映ST段的变化,有利于ST段检测; MCL1 常用于ICU监测。;改良的三电极导联系统;心电监测仪工作原理;第二节 超声心动图;一 、 超声换能器;正压电效应:对没有对称中心的晶体(如石英)或某些经过极化处理的陶瓷材料施加应力时,在其两端面将出现正负电荷,电荷密度与应力成正比,这种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这种材料称为压电材料。 逆压电效应:反之,将压电材料置于电场内,压电材料产生与电场强度成正比的形变,这种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压电效应及超声探头;二?、 M型超声心动图; M超常用于检测心脏疾病,当心脏收缩和舒张时,其各层组织的界面与固定放置于人体表面的探头之间的距离随时改变,导致光点随之移动,在水平扫描电压下,光点水平展开,描绘出各层组织结构的活动曲线图,因此也叫超声心动图,它能显示心脏各部分结构的活动情况、动态变化、心室排血量以及可以得出室间隔、动脉等结构的定量数据等,是临床心脏疾病诊断中比较准确实用的工具。;M型超声心动图的产生原理 ; 上图是M超的简要方框图。其原理与A超基本相同,只是同步电路控制发射电路与深度扫描电路同时工作,回波信号为辉度调制。为便于测量,原来采用照相机将图像照相后再进行测量的方法逐渐淘汰,现在一般采用由微机控制,利用CRT电视监视器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