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现实和虚幻的边缘
我没想到一个纪录片导演会像一个好莱坞明星一样被公众追捧,何况这还是在阿姆斯特丹――一个自由散漫的城市,一个充满了挑剔观众的电影节上。
即使在充满了嫉妒、敌意的电影圈这个名利场上,沃纳?赫尔佐格仍获得了业界人士的高度赞扬。IDFA执行官爱丽?德克斯(AIIy Derks)女士说:“我已经追了他20年了,今年我感到如此骄傲,因为我们终于在IDFA20周年庆典时把他请到了这里。”
他,65岁,来自德国。虽然已近古稀,但锋芒锐气仍如当年势不可挡。他在哪里出现,争论就会出现在哪里。在IDFA的一场辩论会上,他对获得IDFA特别评委奖的法国导演胡伯特?萨泊(Hubert Sauper)说:“你是个白痴,因为你在电影中用了那么多的没用的对话。”胡伯特苦笑着回答道:“我清楚地记得7年前我们在洛杉矶当你这么批评我时,我哭了,因为我没有信心再做纪录片了。今天我唯一的进步就是不会哭了,但我仍无话可说。”
我是在沃纳的《在世界尽头的遭遇》的首映式上第一次见到他的。几天来电影节上每每有德国人或者德国电影出现时,我就会听到观众带有嘲笑意味的声音,但是今天当他走上讲台,开始用他带着德国腔的英语讲话时,全场却变得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息凝听。当我举手获得第一个提问的机会时,周围的人都用惊讶的眼光注视我――哪里冒出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中国人竟敢向大师提问。
我对他的好奇就此开始。
为电影而生的人
幼时的赫尔佐格是个内向,害羞的孩子,在学校表现并不突出。但是他很早就表现出对诗歌、文学的爱好。赫尔佐格曾经说过:“在我14岁时,我就知道我将制作电影。”15岁时,他写的剧本就获得了大奖。少年辍学的沃纳,一方面为了生计在外做苦力活,另一方面积极攒钱,为拍电影做准备。1965年,赫尔佐格获得Fulbrigh奖学金来到美国的匹兹堡大学读书,但仅读了3天,他就退学了,因为他不相信在学校里能学到如何拍电影。
从1962年至今,赫尔佐格一共拍摄了46部电影,从电影到纪录片,从科幻到史实,从南美印加古城到越南战场到南极,从19世纪英国歌剧迷到2006年的加拿大灰熊人。
赫尔佐格酷爱旅行,1954年年仅14岁的他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徒步旅行,路线是阿尔巴尼亚边境,然后是德国到巴黎。他喜欢看人,看生活,并开始产生不可抑制的,并伴随他终生的表现奇境的欲望,而实现这个愿望的最好办法就是使用摄像机拍摄电影。
赫尔佐格很喜欢踢足球。他不是队中跑得最快、技术最好的队员,但他却是经常进球的那个。我问他:“你触球的时候分析吗?”他答道:“怎么可能,在球场上没有时间分析,否则你就拿不到球了。我就是知道这个空间关系,能看出球的移动方向,它可能是反复无常,也可能是有规律的,我还能看懂两个队之间的动态关系,更重要的是我能预测出下一步要发生什么,读懂比赛。如果你不知道这些,你就踢不好球。”
“那你拍电影是不是也是这样一个思路7你试图利用摄像机读懂你和拍摄对象的关系?”我接着提问,他爽快地回答:“是的,拍电影的时候,我要理解空间关系,首先是一个物理空间,比如这个物体在我的左边,那个物体在我的右上方。我从不同的角度看他们之间的关系,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再加上如果他们移动,或者我的摄像机移动,就还会有不同的视角。观众坐在那里看这些又会有什么感受?我要理解这些空间关系。”
没有一个人能对他人生轨迹作出准确,详细的描述,即使他的好朋友加拿大名导彼得?温托尼克(Peter Wintonick)也说不清他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但赫尔佐格不在意这些事实是否精准,他在意的是他的电影是否表达了他想表达的事实。电影和纪录片在我这里没有区别
现实和想象之间只有一条细微的线。这条线画在哪儿是由他手里的摄像机掌控的。影评人试图找出他拍摄的奥秘,讨论赫尔佐格的电影是否有统一的风格,这是业界从未停止争议的话题。但赫尔佐格对学术问题不感兴趣,规则在他的手中,而问题的答案就是他拍出的电影。
在他拍过的46部电影中,12部是电影,其余的都是“纪录片”,他认为的纪录片。但是在他眼里,纪录片和电影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它们都是电影。二者都使用事实,以特定的方式解读角色和故事。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也是赫尔佐格公开承认的,那就是:”在我的电影里,我始终关注的主题是人和他的故事,人和自然的关系。我对使用画面创造现实,表现想像永远充满了好奇。”
赫尔佐格的电影介于现实和想像之间,自然规则和他自己的解释之间,看他的电影,很难划清真实和幻象的界限。他喜欢讲人的故事,但是这个人的故事发生在自然里,在那里有人和自己的冲突,人和他人的冲突,人和自然的冲突,这些中突一层一层地被剥离、演绎出来。
他在幻象中寻找真实,在虚像中寻找真实,在黑暗中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