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曾国藩书赠郭嵩焘联.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曾国藩书赠郭嵩焘联   曾国藩写给郭嵩焘这副对联“好人半自苦中来,莫图便益;世事多因忙里错,且更从容”;跋云:“云仙贤弟亲家性近急遽,纂联奉赠”;署期:“同治元年八月”。   从文义看,这不是一般用来补壁装饰的对联,而是两句箴言,甚而是不太留情面的训诫。既云“莫图便宜”,再云“且更从容”,如此措词,决不客气。跋文又说嵩焘“性近急遽”,则似暗示嵩焘的病根,正在“急遽”二字。嵩焘真有这个毛病么?   晚清太平天国战争,不论如何定名,不论如何评价,其本质仍只是内战。较诸外战,内战的胜负并不重要,岂止不重要,甚而是一种耻辱。“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才是国史的荣光。然在清代,依成王败寇之说,自然要将战胜的英雄请上凌烟阁,图形绘影,供奉香火。这是传统套路,后人可以鄙视,但也应抱以“理解的同情”,庶几称得上正视历史。当时战胜的主力,是湘军与淮军,军中有四位大佬,为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所谓“中兴四大名臣”是也。只是,这篇小文并不介绍“名臣”功绩,而要讲一段“八卦”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与“名臣”关系极深,且此文所用材料恰是曾国藩书赠主人公的对联,故将“名臣”抬出来做开场白。   主人公姓郭,名嵩焘(1818―1891),字伯琛,号筠仙,又作云仙,是湖南湘阴人。他在吾国近代史上著名,凭的是外交家身份,然在出使异邦之前,他为国人所知,却是南书房行走与巡抚广东的仕履。至于他与曾国藩的关系,则极为密切。他是国藩的老朋友兼亲家翁(其子依永娶国藩女纪纯),也是力劝国藩出山组练湘军的赞助人。用他自己的话讲,当曰“湖南筹兵筹饷,一皆发端自鄙人”也(《玉池老人自叙》)。谊兼戚友,志事相同,以故,郭、曾之间书翰往来与诗文赠答,数量极多;今人编辑《郭嵩焘诗文集》与《曾国藩全集》,所收称闳富,然犹恐有遗珠也。惟暂不论诗文书札,且谈联语。   国藩的对联写得好,人所周知,《全集》所收题赠联语亦夥,可怪的是,其中竟无一首写给嵩焘(除了一首写给郭父的挽联)。倘非在拍卖图录见到这首对联,还真是一件憾事。联云:“好人半自苦中来,莫图便益:世事多因忙里错,且更从容”;跋云:“云仙贤弟亲家性近急遽,纂联奉赠”:署期:“同治元年八月”。按,从文义看,这不是一般用来补壁装饰的对联,而是两句箴言,甚而是不太客气的教训。既云“莫图便宜”,再云“且更从容”,那么,则是说嵩焘素来好贪便宜、不能从容。如此措词,决不客气。跋文又说嵩焘“性近急遽”,则似暗示嵩焘贪便宜、不从容的病根,正在“急遽”二字。嵩焘真有这个毛病么?   还真有。前此,道光二十五年,嵩焘参加会试,不幸落第。国藩特地写了《送郭筠仙南归序》,一则略示安慰,一则凛然相做。安慰的套话不提,只看首尾两段做戒语。开篇即云:“凡物之骤为之而遽成焉者,其器小也”;表面上,这是安慰,意谓嵩焘此次不中,没关系,大器晚成嘛。其实呢?且看末段:“孟子曰‘五谷不熟,不如荑稗’;诚哉斯言也,筠仙勖哉。去其所谓扦格者,以蕲至于纯熟,则几矣”。意谓,嵩焘此次不中,非关运气,只怪你修养未臻“纯熟”;再不警省,哪怕你禀赋上佳,也会落得“不如荑稗”的结局呢。何以国藩出语如此严厉?在京期间,嵩焘哪些言行令国藩不满?已不可考。今可知者,则是早在写下这副对联以前,国藩即已看出嵩焘有希冀“骤为之而遽成焉”的毛病。“骤”与“遽”,正是“急遽”。   再看这首对联的撰写时间:同治元年八月。其时,又有什么要紧事,令国藩在军事旁午之际,忙里偷闲,“纂联奉赠”亲家翁呢?原来,这一年,李鸿章创立淮军,开始“单飞”,经国藩密保,升任江苏巡抚。他一向欣赏嵩焘的人品与才干,便欲请嵩焘到上海帮忙,奏充江苏布政使。岂知国藩闻讯,大不以为然,当即致书阻止,云:“(嵩焘)性情笃挚,不患其不任事,而患其过于任事、急于求效,宜令其专任苏松粮储道,不署他缺”;按,论职衔,布政使优于粮道。鸿章显欲提携嵩焘,国藩作为鸿章的老师、嵩焘的老友,看到一门之内,师弟亲朋,互帮互助,其乐融融,本应高兴才是,怎么非要杠一横炮呢?从“患其过于任事、急于求效”一语而论,殆仍不放心嵩焘的“急遽”。此信作于闰八月,对联作于八月;看来,国藩不仅致信令鸿章勿对嵩焘太过“抬爱”,且以赠联的方式提前给嵩焘打了预防针。果然,嵩焘抵沪,仅任粮道,未署布政使。然则此联还真不仅是亲友间泛泛赠以箴言,而是直言无隐有的放矢的训谕。所谓“莫图便宜”,是劝嵩焘不要汲汲于官位之高低,莫一上手就非副省级不可;“且更从容”,则是说,去了上海,莫“急遽”,一步一个脚印,好好干,回头再做更大的官决不是问题。   嵩焘似乎接受了国藩的劝诫。他在江苏任上,不仅发扬了“筹兵筹饷”的本领,还参与主持了苏松减赋的大事。明年,以绩优,诏命嵩焘署广东巡抚。倘若嵩焘自此捐除“急遽”之病,臻于“纯熟”,“从容”行事,那么,国藩的赠联还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