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李白诗歌的节奏精选
2010 年5 月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May,2010
第37 卷第3 期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Vol.37 No.3
论李白诗歌的节奏
孟修祥
(长江大学文学院,湖北荆州443000)
[摘 要]李白诗歌善于把有序与无序的、简明与复沓的、舒缓与“迅快”的等各种节奏,营造成独特的语言秩
序,如视角的快速转换、意象的偶然并置、杂言的句式变换等等,使我们领略到诗歌语言之节奏的无穷魅力。形成
这种魅力的主要审美依据,首先是诗人内在纷繁复杂的思想情感与诗的节奏旋律的和谐统一;其次是李白诗歌
的节奏源于其“天机俊发”的思维方式;其三,李白精于音乐舞蹈,有利于他对诗歌节奏的把握;其四,李白强悍的
主体意识、旺盛的生命力与独特的浪漫气质,使他自然地与盛唐时代的艺术精神相沟通,使其诗具有不可预计的
情感抒发,不可模仿的节奏音调。
[关键词]节奏;意象;句式;吟咏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4799 (2010)03-0023-06
探寻李白诗歌内在的审美机制,必须解答节拍与速度———节奏在李白诗中的表现特点。事实上,前
人论及李白诗歌时就已经使用了“节奏”这一概念(如《唐宋诗醇》评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时即用
到)。而更多情况下,诗论家们并没有使用“节奏”这一概念,且只是在评说“节奏”在李白诗中的表现特
点,还不能真正揭示节奏之于李白诗歌的特殊作用。当代学者论及李白诗歌之节奏者甚多,却总是概而
言之,多雷同之语。事实上,节奏之于李白诗歌的重要作用并不下于音乐,李白诗歌的语言善于把有序与
无序、简明与复沓、舒缓与“迅快”等各种节奏,营造成独特的语言秩序,使我们领略到诗歌语言之节奏的
无穷魅力,而解读这种语言节奏的魅力正是本文的主要任务。
一、李白诗歌意象转换的节奏
语音有规律地运动,就能形成节奏感,这种运动规律被诗家称为“节奏律”。诗歌可以节奏的形式将
诗中的各种意象编织成独特的旋律,造成一种独特的审美感觉,从意境美的角度看,诗的基本形式就是
意象的流转,在意象的流转中可以表现为节奏的变化。范德机《诗评》评李白“《远别离》篇最有楚人风,所
贵乎楚言者,断如复断,乱如复乱,而词义反复曲折,行乎其间,实未尝断而乱也,使人一唱三叹而有遗
音”。所谓最具有“楚人风”,乃指《远别离》有屈赋《哀郢》之意,由此,可推断此诗大约写于诗人离别京城
之际,因目睹了朝政的昏暗而充满对“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之祸患的担忧,故借慨叹历史
故实,发现实隐忧之叹,而诗中却来了一段“或云尧幽囚,舜野死”的野史穿插,打破了正史所记载的正统
看法,在第三人称化的叙述中,又突然出现“我纵言之将何补,皇穹不照余之忠诚”的第一人称叙述,构成
了意象层次的“断”与“乱”的跌宕感。在意象编织成的独特旋律中显现出“一唱三叹”的艺术节奏形式。
诗歌意象的流转可以显现出一种跳跃的特性,如《行路难》其三,全诗共十六句,写到了许由、伯夷、
叔齐、伍子胥、屈原、陆机、李斯、张翰八个历史人物,而这八个历史人物分别属于五个时代:唐尧、春秋、
战国、秦、西晋。八个历史人物流转往复,反复申说功成身退之理,不仅不觉得有任何沉滞之感,反而感受
到诗人李白有一股情感的激流从内心倾泻而出,势不可挡。这种按照自己的情感逻辑将古代事典、人物
加以错置、对接的方式,在《行路难》其二、《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
诗作中均有相同的表现。物理时空的无序化是按诗人情感逻辑来作有序处理的,在李白的主观时空中,
可以任意驰骋于今古,从而造成一种特殊的节奏感。
[收稿日期]2009-03-10
[作者简介]孟修祥(1956- ),男,湖北天门人,长江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及楚文化研究。
第 卷
24 湖北大学学报(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