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彩色玻壳生产中屏炉、锥炉温度稳定控制过程分析研究.pdf

彩色玻壳生产中屏炉、锥炉温度稳定控制过程分析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彩色玻壳生产中屏炉、锥炉温度稳定控制过程分析 尹玉祥张春喜韩清伟 摘要本文着重阐述了池炉温度控制的几种模式,讨论了影响温度参数稳定的因素:分别讨论分析了 屏炉与锥炉温度实现稳定控制的过程。 关键词玻壳制造温度控制控制模式 0.引言 在玻壳生产过程中,池炉工艺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玻璃质量的优劣,在池炉工艺中温 度是基本条件,池炉温度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玻壳生产的质量和产量。因此,怎样才能实 现池炉整体温度的稳定成为池炉工艺和操作一直追求和探索的课题。本文讨论了影响温度 参数稳定的因素、以及讨论了几种温度控制模式的优缺点,分析了屏炉、锥炉怎样实现温 度稳定控制的过程。 1. 影响温度的因素: 1.1原材料的成分及状态 大了池炉熔化原材料的难度,池炉温度往往会降低,反之亦反。 ②水分:当配合料水分增大时,料山前进较快,容易变长,料山的延长,减弱了玻 璃液吸收火焰辐射热的能力,温度往往会降低,反之亦反。 ③均匀度:配合料均匀度变差时,料山会变长,减弱了玻璃液吸收火焰辐射热的能 力,温度往往会降低,反之亦反。 ④碎玻璃率:当碎玻璃率变大时,由于碎玻璃比粉料易熔化,温度往往会升高。 ⑤碎玻璃粒度:当碎玻璃中小粒度比例多时,增大了火焰与配合料的直接接触面积, 提高了熔化效率,池炉温度往往会升高,反之亦反。 1.2天然气热值 当天然气调后热值升高时,燃料量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往往升高,反之亦反 1.3泡界线 当池炉内泡界线变化时,改变了玻璃液吸收火焰辐射热的能力,往往会引起温度的变 化,例如,当池炉内泡沫层延长时,碹项温度会升高,池底温度会降低;反之亦反。 1.4池炉压力 当池炉压力突然升高时,池炉内废气排放不畅,往往温度会升高。 1.5空燃比 当增加空燃比时,增加了大量的降温的空气,因此池炉温度往往会降低,反之亦反。, 1.6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直接影响到了燃料和空气的初始温度,故当环境温度降低时,池炉温度往往 会降低,反之亦反。 1.7出料量: 当池炉的出料量增加时,池炉温度往往会降低,反之亦反。 1.8火焰燃烧状态: 火焰燃烧成分,其发热量就高,温度会高,反之亦反。 1.9其它因紊: 例如加料端小炉由于受配合料中挥发成分的侵蚀和小炉结渣堵塞的影响,导致燃料和 助燃空气混合不好,使火焰燃烧状态发生变化,影响熔化,温度往往会降低。 2. 温度控制模式: 温度控制模式大致分为四种: 2.1控制热点碹预热电偶温度 碹顶热电偶温度受本身特性、火焰燃烧状态、池炉内泡沫状况、和鼓泡的影响较大。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火焰燃烧状态、池炉内泡沫状况、和鼓泡的状况发生变化时,为 了保证碹项温度的稳定,往往会大幅度的调整燃料,这样,往往会引起玻璃质量恶化。例 如,由于某种原因导致泡界线的变长,进而影响到鼓泡的作用,导致池底温度大幅度降低, 碹顶温度大幅度的上升,为了控制碹顶温度的稳定,往往会大幅度降低燃料量,这样,恶 性变化会加剧,导致池炉整体温度的波动,最终导致玻璃质量恶化。 2.2控制光高计手测温度 在日常操作过程中,发现手测温度是一个过程变量,受燃料的变化影响较大。在实际 操作过程中往往需要增加测温频次来判断池炉温度的整体变化趋势,这样加剧了测温对池 炉温度的影响,且容易造成燃料的反复调整,容易造成玻璃质量的波动。 2.3控制池底温度 由于池底温度接近玻璃液的温度,池底温度的变化直接反应了玻璃液的温度变化,所 以控制池底温度是稳定池炉温度的一个大方向。若直接控制池底温度,由于池底温度的变 化趋势具有很强的滞后性,必须要求池炉操作人员具有很高的业务水平和池底温度变化趋 势的预见性,若不能准确及时判断出池底温度的变化趋势,则往往会由于池底温度的滞后 性而错误判断池炉整体温度的变化趋势;同时对操作班组间的控制连续性也有很高的要 求。由于前部池底温度受加料情况和料性的影响较大,往往采用后部池底热电偶温度为控 制温度。 2.4控制以t‘后部池底温度为主”的加权温度 该种控制模式以控制后部池底温度为主,及池底温度在综合加权温度中所占比例在60 %以上,同时加入能反应加料端温度变化的加料端碹顶或池底温度。加料端温度的加权系 数必须小些,避免加料、料性情况的变化对温度控制影响过大,导致燃料调整频繁。该类 3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