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落阳腔”与瓦乡人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张 芳 [摘 要]瓦乡人是湘西的边缘性族群,聚居于沅陵、古丈、泸溪、辰溪、溆浦五县交界地带。落阳腔是瓦乡人的山 歌,也是瓦乡人区别于周边群体的一个特征。随着城市化的步伐,村落音乐走进城市。在多元文化环境 下,音乐成了一种体现 自我的方式。 [关键词]音乐形态;城市化;文化标识 瓦乡人 自称果熊,人 口三十余万 ,聚居于湘西 河不同腔”“一山是一歌,歌要龙船拖”的说法。沅陵 苗族、土家族、汉族交界地带。语言上处西南官话吉 县山歌分上河腔(落阳腔)、下河腔系(顿顿腔)、北 永片、湘语辰溆片、苗语、土家语的包围之中。当地 河腔系(高山腔)③;古丈县瓦乡地区百姓也有落阳 学者认为瓦乡人是苗族的一分支 ,近年亦有学者认 腔山歌 、坐堂高腔等说法 ;由此看来 ,该地 “原生 为瓦乡文化漂泊于苗汉之间。①该族群 (ethnic 分类”已经有 “腔”的概念。当下田野现实既如此 , group)来源并无定论。 《后汉书 ·马援传》平五溪蛮 是否地方文化部门的作用?亦或瓦乡人和当地苗 中注云:“武陵有五溪……悉是蛮夷所居,故谓五溪 族不同,其本身与汉族分类观念相近?我们不得 蛮,皆盘瓠之子孙也。”当地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研究 而知 。 与论证。但在笔者田野调查中发现,当地几无人晓 古丈县向开美演唱 得这一说法。而据各地县志和族谱可知 ,沅、辰一 慢速 自由地 张芳记谱 带历史上有多次移 民活动 ,瓦乡人系 由外省迁 入 ,以江西人居多。 瓦乡人同时操瓦乡话 (b ‘~tCstsa )和当地 要 想 (哎) 吃 饭 (哎) 得种 田 哦 要 双 手 (哎) 不 歇 (哎) 勤劳 动 哦 不 方言(西南官话、湘语)。瓦乡话无文字,同周边苗族 相比传承状况 良好。当地的青年人在村子里以瓦乡 想 穿 衣 (咪) 得 (咪) 种 哎 棉 话交流,而苗族村落的80、90后大多不说苗语。该 愁 吃 来 (咪) 不 (咪) 愁 哎 穿 语言与当地通用的西南官话相差很大 ,湘西汉族认 注:唱词七言四句,一三四句押韵。腔词均为上下句,下 为它和苗语一样不可捉摸。语言学界研究显示瓦乡 句加腔扩宽结构 ,是落阳腔最大特征 ,三四句素材与一 话保留了古汉语词汇,是特殊的汉语方言,是研究 二句相 同。 方言的重要参照。②然而现今瓦乡地区很难听到使 文化事项就是稳定形式与个体创造的整合。唱 用瓦乡话歌唱。比如古丈县和沅陵县的瓦乡人都用 词即兴就是瓦乡人的智力游戏。唱词内容可以是民 西南官话唱歌。笔者所要探讨的落阳腔亦是西南官 间俗语也可以是生活见闻如 :“天上大星配小星 , 话。这一情况让人饶有兴趣 ,似可做进一步的调查 堂屋桌子配板凳 ,世上一男配一女 ,七姐下凡配董 和研究。 永(yun);河水滚滚向东流 ,遍地开花满山沟 /改革 一 、 落阳腔是什么 开放政策好 /国计民生无忧愁。”社会变迁带来新 “落阳腔”是瓦乡人山歌的俗称。田野采访中当 的内容,歌曲串起了瓦乡人的生活史,表达了他们 地百姓说因为调子从高到低 ,像太阳落山一样,故 的生活观念、方式和被灌输的现实。 称落阳腔。沅湘地区,山歌丰富,有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