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伦理原则及其逻辑:目的论.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司伦理原则及其逻辑:目的论

伦理原则及其逻辑之一:目的论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伦理原则(ethical principles) 伦理原则(ethical principles)可用来判断行为是否合乎道德性,并可作为分析个人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参考工具。 伦理原则(ethical principles) 由于文化的差异性,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区分道德与否的不同标准,不存在统一的伦理模式。以下是西方国家发展出的几项最主要的伦理原则。 一、目的论(teleology) 二、道义论(deontology) 三、相对论(relativism) 四、社会契约理论(social contract) 警察与连环杀手 某城市近来凶杀频频,凶手残暴,犯案手法异常相似,死者被杀前都有被严重虐待的痕迹,警方判断凶手是变态的连环杀手。凶手非常狡猾,警方束手无策,同类案件不断发生,导致全市人心惶惶。经过连日的侦查,警方终于找到一名嫌疑人,不幸却打草惊蛇,让这名嫌疑犯逃走了。 据一些未被证实的资料,嫌疑犯决定永不回来。警方迟迟未抓到凶手,已经受到很大的压力,于是决定嫁娲于一名无辜嫌疑犯,并屈打成招。全城误以为凶手已经落网,于是松了一口气,大家觉得又过上了安乐的生活。 您如何看待警察的做法? 目的论(teleology) 用目的或目的因解释世界的哲学学说。认为某种观念的目的是规定事物存在、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原因和根据。其根本点是把自然过程拟人化,把目的这个只为人的活动所固有的因素强加给自然界。目的论有两种主要的表现形式,即外在的目的论和内在的目的论。 目的论(teleology) 外在目的论认为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发生并秩序井然,都是神的目的所安排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是外在的目的论的早期代表,到中世纪则为宗教神学所利用和发挥,成为宗教神学的核心思想。 苏格拉底其人 目的论(teleology) 内在的目的论认为事物的必然性存在于目的性之中,进而把目的理解为事物的内在规定,是比必然性更高的原则。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内在的目的论的奠基者。 亚里士多德其人 目的论(teleology) 伦理学目的论可分为: 利己主义目的论 功利主义目的论 小白与大白 小白有一位患了绝症的好友大白。一天大白突然病情恶化,小白在大白临终前去探望他。大白在快断气前的一刹那独自要求小白将他1000万元的积蓄交给他惟一的亲人即他的姪儿,说完就死了。小白经调查得知,大白的侄儿是一个挥霍无度、自私自利的人,他得到这笔钱后一定很快就会把它花掉。小白觉得将钱交给他实在没有意义,心想假若将这笔钱捐赠给慈善机构,会令不少穷人受惠。由于整件事只有小白一人知情,这并不会引起官司。但让小白困惑的是,他这样做就违背了对大白的承诺。 利己主义目的论 评价原则:这个行为在道德上是否正确或正当,就看它是否能给行动者最大的利益或者幸福。 理论前提:人性自私。 西方近代渊源:近代资本主义思想家为了论证资本、利润和生存竞争的必要性,使整个社会“沉浸在利己主义打算和个人发家致富之中”而提出的。 利己未必损人。 可分为极端利己主义和合理利己主义。 “己”指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国家。 伦理箴言-韩非子 王良爱马,为其驰也。越王勾践爱人,为其战也。医者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驱于利也。故舆人成舆,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欲人之夭死;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贵则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买,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死也。 利己主义目的论 极端利己主义只考虑自己短期的利益,注重行为的直接效果,不考虑行为的长远影响和间接效果。 合理利己主义兼顾二者,因此它更加符合利己主义的宗旨,从而才是真正的利己主义。他在决策时,会考虑行为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他们会尽量避免损害他人的利益,实现共赢,从而为自己长远利益铺平道路。 利己主义目的论 困境:既然人性是自私的,则自己的利益才是所有行为的目的,而他人只是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那么,当所有人都以自己的利益为目的而其他人只是手段时,整个社会将是一个充满冲突的社会。 正如休谟指出:信誉的建立不能单纯依靠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因为个人的利益是多变的。 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目的论 代表人物:边沁(Jeremy Bentham,1748-1832)和穆勒(John Stuart Mill,1806-1873)。他们认为只有幸福(happiness)或快乐(pleasure)有内在的价值,道德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这惟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快乐,功利的核心意义就是促进快乐。凡是促进快乐的行为应受到认可,凡是削减的行为应受到否定。这一功利原则同时适用于个人行为和政府行为。边沁认为,功利原则是道德的最高原则,其本身是不证自明的。 基本出发点和行为目标:满足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