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例题与探究人民版必修.DOCVIP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例题与探究人民版必修.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例题与探究人民版必修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4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例题与探究 人民版必修2 典题精讲 例1 封建社会重农抑商政策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 A.适应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 B.中国有重视农业的优良传统 C.中国人口多,吃饭是首要问题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专制统治 思路解析: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专制统治,根本原因则是自然经济具有封闭、自给自足的特性。 答案:A 黑色陷阱:因为混淆了重农抑商政策能够长期推行的根本原因和目的,从而错选D项。如果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培养仔细、认真分析问题的习惯,就可以避免这样的错误。 变式训练1 古代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所实行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是( ) A.重农抑商 B.区域经济管理 C.严密控制经济 D.禁奢侈 思路解析: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 答案:A 变式训练2《齐民要术·序》中说到:“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此段话( ) A.表明目的是为发展商品经济 B.反映出作者重农抑商的思想 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 D.表明《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思路解析:依据“舍本逐末,贤者所非”“商贾之事,阙而不录”分析即可。 答案:B 例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二: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致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李人龙奏称,关税害商,有单书之弊、盘货之弊、包揽之弊、关牙之弊、量船之弊等五弊。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彭雨新《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三:(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李文知《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 请完成: (1)从材料一看,雍正帝是怎样看待农工商之间的关系的?他的根据是什么? (2)材料二和材料三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思路解析:解题时首先应审清题目,针对每一个设问,准确、全面地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逐一解答问题。第(1)问涉及材料一,考查的是雍正帝对农工商关系的看法,只需要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将其观点和理由加以概括即可;解答第(2)问时,首先应依据材料二、三概括所反映的现象,然后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相互关系的角度进行阐释。 参考答案:(1)观点:重本抑末(重农抑商)。根据:他认为,农业为四民提供粮食,是本业;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更需要驱民归农,才能国富民安;工商业不能生产粮食,且与农业争夺劳动力。 (2)社会现象:清政府广设钞关,不法官吏巧立名目,对商人苛征重税;大量商业资本投向土地买卖。影响: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影响了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流通,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不利于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对农业发展也是不利的。 绿色通道:对于从材料中概括观点、现象等类型的材料解析题,解题时必须依据设问详细阅读和理解材料,在此基础上进行高度概括和归纳,切忌泛泛而谈;对于材料中所示现象或观点的评价,应注意要从时代背景、阶级属性等角度分析,不能简单地仅仅依据教材内容进行解答。 变式训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诏曰:“……方今世俗奢僭罔极,靡有厌足。公卿列侯亲属近臣……乃奢侈逸豫,务广第宅,治园地,多畜奴婢,被服绮彀,设钟鼓,备女乐,车服嫁娶葬埋过制。吏民慕效,寝以成俗,而欲望百姓俭节,家给人足,岂不难哉!” ——《汉书·成帝纪》 材料二:(西汉末年哀帝)下诏曰:“惟世俗奢泰文巧,而郑卫之声兴。夫奢泰则下不孙而国贫,文巧则趋末背本者众,郑卫之声兴则淫辟之化流,而欲黎庶敦朴家给,犹浊其源而求其清流,岂不难哉!” ——《汉书·礼乐志》 材料三:(东汉)王符在《潜夫论·浮侈》中说:浮侈之风兴起,本末不足相供,则民饥寒,“饥寒并至,则安得不为非?为非则奸宄,奸宄繁多,则吏安能无严酷?严酷数加,则下安能无愁怨?”愁怨者多,“下民无聊,而上天降灾,则国危矣”。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根据以上材料,评述两汉时期的一些帝王和有识之士对当时浮侈之风的认识。 思路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阅读材料,提炼关键词;其次是结合材料反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