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复习23 ~24课.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二历史复习23 ~24课

复习内容 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第24课 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 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郑和下西洋 闭关政策 郑和下西洋 条件 目的 概况 意义 一·填一填,记一记 1.明朝时期,派郑和出使西洋,从_年到_年,郑和先后_次下西洋,郑和船队航行于_洋和_洋之间到达亚非_多个国家,最远到达__和__一带。 2.郑和下西洋是明朝开放的对外政策的集中体现,其目的是__和__。 史料一 史料二 郑和所到之处,带去了明朝皇帝给当地统治者友好书信和礼物,受到各国统治者与百姓的热情接待。在郑和下西洋期间,各国来华使节络绎不绝。渤泥、苏禄、满剌加等国的国王都亲自率庞大的代表团访问中国。 史料三 郑和下西洋过程中和下西洋后明朝有许多人到南洋(即今天东南亚)去做工经商和谋生,他们带去了中国的丝绸瓷器还带去了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洋很多荒芜之地得到开发和建设。 二、闭关政策 原因: 表现: 影响 : 一.填一填,记一记 1.明朝实行__的对外交往政策,而清朝则实行截然相反的__政策,这种保守的外交政策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__进行严格的限制上。 2.闭关政策限制了我国__和 __,阻碍了__ __,最终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第24课 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 明清经济的发展 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 西方列强挤压下的危机 温故知新 在我 国古代史上还有哪些和康乾盛世有共同特点的盛世局面? 想一想 填一填 理解感悟 拓展延伸 从汉唐至明初,中国一直处在世界文化发展前列,在对外关系上也一直处于开放的心态。但到了清朝却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关上了对外交往的大门,这种对外政策的变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深刻影响?对此你有什么感想?我们在今天的国家建设中又该怎么做? * * * * * 金乡县马庙中学 李东良 复习 第三单元 明清帝国的繁盛与近 代前夜的危机 马庙中学 李东良 时间 次数 最远到达 知识梳理 巩固平台 二.思考 郑和的壮举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这种精神对我们中学生有什么借鉴意义? 合作探究 根据以下史料分析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印度 美洲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到达范围 罗盘针 罗盘针 航海图,罗盘针 拥有设备 长34米,宽8米 旗舰长24.5米,宽6米 大船长151.8米,宽61.6米 船只大小 4艘 17艘 200艘 船数 160人 1000~1500人 2.7-2.8万人 人数 1 4 7 次数 1497—1498 1492—1504 1405--1433 时间 达·伽马 哥伦布 郑和 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比较表 通过比较说明了什么? 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1)清朝自然经济无需与外国进行商品交换。 (2)害怕沿海人民出海聚集抗清力量威胁统治。 :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的一面。 :(1)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 发展; (2)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3)最终不能扭转中外力量的对比; (4)不能从根本上抵挡殖民势力的侵略; 反而进一步导致闭塞、停滞、倒退; 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 对贸易的严格限制上。 利 弊 自主复习梳理知识 巩固平台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人口增长,耕地面积增加。 手工业品大量出口,对西方形成巨大顺差。 商业发达,形成商帮;农村和市镇工商业繁荣。 社会: 农业人口流动性增大,传统的农耕社会开始发生变化。 经济: 出现了雇佣劳动方式和股份制经营方式。 思想观念: 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商人地位提高 出现“商贾大于农工” 的现象。 内部 危机: 外部 危机: 内容 主要表现 明清经济 的发展 近代化因素 萌发的趋向 西方列强挤 压下的危机 (1)农民起义的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