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新思想新理念 第八章 环境教育.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家教育新思想新理念 第八章 环境教育

1981年和1987年臭氧层浓度对比图  1981年1月 1987年10月  臭氧层好比是地球的“保护伞”,阻挡了太阳99%的紫外线辐射,具有保护地球上生物免遭紫外线过量辐射的作用。 紫外线的危害 紫外线会损伤角膜和眼晶体,紫外线的增加会诱发皮肤癌,此外,皮肤中的免疫功能也会因紫外线的强烈辐射而受损伤。 臭氧层破坏后,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同样难以幸免。 温室效应 所谓温室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使大气变暖的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层厚厚的玻璃,把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暖房。据估计,如果没有大气,地表平均温度就会下降到-23℃,而实际地表平均温度为15℃,这就是说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提高38℃。 温室效应使气温升高,两极冰川将熔化。 温室效应使海平面上升1米多 。由于气温升高,引起海水体积膨胀,海平面可能升高0.2--1.4米。海平面升高会淹没许多城市和港口。 国际组织对环境教育的推动 1.(1972.6.5_15在瑞典斯德哥尔摩) 第一次国际环境保护大会。1972年6月5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联合国环境会议发表的《人类宣言》 1968年,出席联合国大会的瑞典代表团提请各成员国必须要关注人类环境越来越突出的危机。并经过多次讨论和辩解,联合国提出全世界都要加强对人类环境的关注. 划时代的《人类环境宣言》 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是1972年6 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的。它是保护环境的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文献,是世界上第一个维护和改善环境的纲领性文件。同年的第27届联合国大会将这次会议的开幕日——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2.贝尔格莱德会议 1975年10月联合国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召开了国际环境教育大会,65个国家的教育领导和专家出席了会议。在该大会中,由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O)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设立的一个国际环境教育协调机构. 成立后实施了五项国际环境教育计划. 国际环境教育确立的标志:《贝尔格莱德宪章》 3.第比利斯会议 第比利斯国际环境教育会议召(1977.10.14-26在原苏联格鲁吉亚共和国第比利斯市) 1. 《环境教育第比利斯政府间会议宣言》 2. 环境教育政府间会议的建议书 3. 最具影响的重要著作《只有一个地球》 其主要内容包括:地球是一个整体;科学的一致性;发达国家的问题;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地球上的秩序等五个问题。 补 充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该公约不仅确定了长期目 标,更确定了实现目标必须遵 循的原则,包括发达国家和发 展中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 任原则”,在应对气候变化的 各要素方面保持均衡进行, 发展中国家的合理需求应该 得到满足,发达国家应该在 (1992年6月,李鹏总理在联合国环境 减排温室气体方面采取 与发展大会上签署《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实际的行动. 补充:《京都议定书》有关规定: 1997年的日本京都会议上,各国通过了《京都协议书》,规定所有发达国家必须在2008—2012年之间,把产生温室效应的废气排放量比1990年的排放量减少5.2%以下。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温室气体的义务. 从2008年-2012年各发达国家必须的完成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8% ;俄罗斯、新西兰和乌克兰不削减,将温室气体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的水平上。 《京都议定书》必需要在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55%的至少55个国家批准之后才具有国际法效力。 《京都议定书》已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第二节 环境教育的目的、目标、内容 目的:主要包括提高认识、获取知识、转变观念、最终形成新的行为模式四个方面。 1992年召开的里约热内卢会议提出要对环境教育进行重新定向,将促进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确定为环境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 目标: 意识:帮助社会群体和个人获得对待整个环境及其有关问题的意识和敏感。 知识:帮助社会群体和个人获得对待环境及其有关问题各种经验和基本理解。 态度:帮助社会群体和个人获得一系列有关环境的价值观念和态度,培养主动版与环境改善和保护的责任感。 技能:帮助社会群体和个人获得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所需的技能。 参与:为社会群体和个人提供在各个层次积极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机会。 内容 (一)环境基础知识和人类活动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