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滑桩施工组织设计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与施工组织机构说明 1
1.1工程概况 1
1.2施工组织机构说明 2
第二章 施工准备 4
2.1施工技术准备 4
2.2物资条件准备 5
2.3施工机械选型与准备 5
2.4劳动力准备 6
2.5现场准备 6
第三章 施工部署 8
3.1工期安排 8
3.2工期保证措施 9
3.3日常施工管理 9
3.4现场平面布置 9
3.5主要技术措施 9
第四章 施工进度控制计划及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15
4.1施工进度控制计划说明 15
4.2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15
第五章 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措施 17
5.1质量目标 17
5.2质量保证体系 17
5.3质量技术措施总则 20
5.4施工准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0
5.5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0
5.6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21
5.7计量管理 23
第六章 安全管理措施 25
6.1安全目标 25
6.2安全生产体系 25
第七章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 29
7.1环境保护措施 29
7.2文明施工措施 29
参考文献 32
致谢 33
第一章 工程概况与施工组织机构说明
1.1 工程概况
1.1.1 工程简介
工程名称:重庆市万州长江二桥南桥头绿化景观工程—靠连一路侧抗滑桩工程。
工程地点:该工程位于重庆市万州江南新区—靠连一路侧。
(1) 本工程为长江二桥桥头绿化景观工程位于凉水凼滑坡范围内区域防护设计;该区域位于滑坡后缘带,岩土界面较陡,按景观设计削坡后易产生沿岩土界面的滑动,在滑坡体后缘土层相对较厚的区域设置抗滑桩阻滑。
(2) 抗滑桩A15-A19进入中风化岩层深度不小于8m,其余不小于4m。抗滑桩桩顶标高及桩长根据现有地勘及地形资料推算而来,实际施工过程中与设计有较大出入时,应及时通知设计、监理及业主方,以便及时对设计进行调整。
(3) 桩身砼应边灌注、边振捣,全桩砼应不间断一次完成。
(4) 为保证景观效果,抗滑桩原则上埋入地面以下不小于50cm,施工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5) 本工程的质量目标是:达到国家现行有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并一次性验收达到合格标准。
(6) 本工程的安全目标是:无重大伤亡事故,确保达到“重庆市万州区安全文明工地”。
(7) 本工程的投标工期是:计划开工日期:2011年 6 月;具体时间以合同约定为准,计划竣工日期:2011年 9 月;施工总工期: 120日历天。
1.2 水文地质概况
1.2.1气象
工程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东南和西南季风气候的影响,具有春雨较早,夏多伏旱,秋季多绵雨,冬季温暖的气候特点。年均气温18.1°,最低气温-3.7°、最高气温42.1°,气温垂直分带显著。
勘察区内无沟壑及河流等较大地表水系分布,仅在场地中部分布有鱼塘,鱼塘水深约0.5-1.5m,储水量约1200-1500m3,地表水总体上不丰富。
1.2.2 水文
入春以后,降雨量逐渐加强,夏季常形成大雨和暴雨。据万州气象站自1975年1月至今的资料统计,区内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91.3mm,集中在夏秋两季,其中4~9月占全年降雨的90%,夏季大雨、暴雨频繁,最大日降雨量243.31mm(1982年7月16日),雨后地表径流遍布、飞瀑迭出。年蒸发量1085.6mm,夏季占44%,春、秋季分别占27%和24%,蒸发量因地而异,一般随高程增加而减少。干燥度0.72%,相对湿度81%,以秋季湿度最大、春季相对较干燥、秋季热而闷。常年多东南风,年均风速0.7m/s,最大风速17m/s,多出现在夏季,春季间或出现但历时短。
1.2.3 区域地质
万州区在区域地质构造上属川东平行褶皱带,即“川东弧群”。该段褶皱带一般由三叠系、侏罗系地层分别构成背斜、向斜的核部。表现为背斜狭窄、向斜宽缓的隔挡式右行雁状排列褶皱带,并沿N30°E方向延伸,其枢纽常呈波状起伏,轴面呈“S”形弯曲,通常背斜南东翼甚陡、北西翼较缓,轴面倾向北西;向斜轴部平缓,两翼甚陡,具屉状褶曲特点。在万县以北,由于受大巴山弧形构造的限制,褶皱轴产生弧形变弯转,北端转为东西(EW)向,南端转为NNE,形成北西(NW)突出的弧形构造。
1.2.4 地形地貌
景观区绝大部分位于凉水凼滑坡范围内。勘察区位于万州长江二桥南桥头斜坡地带,属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地貌。勘察区西高东低,地面高程约215~280m,高差约65m,地形坡角5~30°,前缘与长江二桥南引桥、南山路相连为一高近10~15m的岩石陡坎,现已修建浆砌条石挡墙。根据景观设计要求及业主意见,该挡墙拟做拆除处理。
微地貌受岩性和构造控制,岩层倾角平缓、地形呈台阶状,泥岩段呈缓坡、平台,砂岩或夹砂岩层部位呈陡坎、陡崖。缓平台多为当地居民区、耕地。滑坡体内仅见一面积1500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