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沧区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冯凤岐1,唐炎钊2,潘杨柳3,杨权2
(1海沧区科技局;2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企管系;3厦门市软科学研究会)
摘要:本文分析了海沧区科技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探讨了海沦区科技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
基本原则,并从创新战略、人才战略、跨越战略等三个方面对海沧区科技发展战略的选择作
了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科技;发展战略;海沧区
Abstract:Basedonthe oftheexternalandinternalenvironmentsof and
analysis science
in articlecentersaroundthe and
technology District,the
developmentHaicang guideline
ofscienceand in Districtand
principal technologydevelopmentHaicang makesasystematic
ofdifferent in Districtfromthree
analysis developmentstrategyHaicang aspects,human
and
resource,creativityupgrade.
and District
Keywords:ScienceTechnology;Development
Strategy;Haicang
1 海沧区科技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1.1优势与劣势
海沧区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具体包括:
(1)海沧区作为国家级开发区,工业区、港区已具规模,已奠定了比较坚实的经济基础;较强的综
合经济实力、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良好的产业基础、区域和地缘的独特优势、市场和体制的先行
优势.
(2)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日益改善的生活居住环境,都对资本、技术和高层次的科技人才具有很强
的吸引力.
(3)海沧区新阳高新技术产业区已形成规模,并有夏新、翔鹭化纤、柯达感光、特宝生物、钨品
厂等科研投入较大、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大中型科技企业.
同时,海沧区作为新区,科技事业发展滞后于海沧区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其中:
(1)科技支撑体系尚属空白,尚未建立区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支撑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2)“三资企业”和市属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强,但区属企业技术创新还处于初级水平.区属企业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较少,缺乏市场竞争优势.
(3)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缓慢,全市2001年至2004年共认定287家民营科技企业,海沧区共有3家.
(4)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体制、政策环境还在起步阶段;高层次人才偏少;科技扶持政策落实不够.
(5)社会科技事业还需加强.如处理工业污染,第三产业及社会建设等科技方面的问题有待进一
步提高.
2机遇与挑战
(1)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的提出和推进,厦门市争创海峡西岸经济区领先优势,
以及海沧区被列为厦门市城市次中心的明确定位等,都将对海沧区的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提供良好
的发展环境.
(2)厦门市初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取得明显成效,厦
门市的科技进步也为海沧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
(3)海沧区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意味着大量的产业创新机遇,城乡结构的
作者简介:冯凤岐(1967一),男,海沧区科技局局长(厦门市科协会员编号:5920700026)
唐炎钊0968一),男,副教授,管理学博士(厦门市科协会员编号:592070001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