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粱 38P
高粱档案
高粱(gaoliang)(Sorghum vulgare)禾本科,高粱属。1年生草本。秆实心,中心有髓。分蘖或分枝。叶片似玉米,厚而窄,被蜡粉,平滑,中脉呈白色。圆锥花序,穗形有带状和锤状两类。颖果呈褐、橙、白或淡黄等色。种子卵圆形,微扁,质粘或不粘。性喜温暖,抗旱、耐涝。按性状及用途可分为食用高粱、糖用高粱、帚用高粱等类。我国栽培较广,以东北各地为最多。谷粒供食用、酿酒(高粱酒)或制饴糖。糖用高粱的秆可制糖浆或生食;帚用高粱的穗可制扫帚;嫩叶及幼苗含有羟氰苷,在胃内能形成剧毒的氢氰酸,必须阴干青贮,或晒干后才能搭配作饲料;颖果能入药,能燥湿祛痰,宁心安神。
?
起源与历史
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起源问题目前尚未定论,但是许多研究者认为高粱原产于非洲,以后传入印度,再到远东。高粱分布广,形态变异多。非洲是高粱变种最多的地区。斯诺顿(1935)收集到17种野生种高粱,其中有16种来自非洲。他所确定的31个栽培种里,非洲占28种;158个变种里,只有4个种在非洲以外的地方。中国高粱(S.bicolor var.kaoliang)又名蜀黍、秫秫、芦粟、茭子等。关于它的起源和进化问题,多年来一直有两种说法:一说由非洲(或印度)传入。二说中国原产。因为高粱在中国经过长期的栽培训化,渐渐形成独特的中国高粱群,许多植物学形态与农艺性状均明显区别于非洲起源的各种高粱。中国高粱白色叶脉,颖壳包被小,易脱粒,米质好,分蘖少,气生根发达,茎成熟后髓部干涸,糖分少或不含糖分等。另外,中国高粱与非洲高粱杂交,F1容易产生较强的杂种优势。说明两种高粱遗传距离差异较大。高粱是我国最早栽培的禾谷类作物之一。有关高粱的出土文物及农书史藉证明,最少也有5000年历史了。如《本草纲目》记载:“蜀黍北地种之,以备粮缺,余及牛马,盖栽培已有四千九百年”。
?
高粱品种资源与育种
建国以来经历了全国高粱地方品种的普查、征集、整理和从地方品种选择到杂交育种的转变。育种目标从单一产量育种到高产前提下的品质育种,再到高产、优质与多抗的育种变化。尽管中国高粱产区辽阔,自然条件复杂,生产目的各异,比如粒用、饲用、糖用、造酒或工艺用等,但是有了良种才使亩产由20世纪50年代的73公斤,提高到近年的313公斤;在播种面积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而总产量趋于平稳的
?
高粱用途与生产意义
综合利用高粱的籽粒、穗荛(花序)、穗颈、茎秆,是中国高粱栽培的传统习惯。高粱籽粒加工后即成为高粱米,在我国、朝鲜、原苏联、印度及非洲等地皆为食粮。食用方法主要是为炊饭或磨制成粉后再做成其他各种食品,比如面条、面鱼、面卷、煎饼、蒸糕、粘糕等。除食用外,高粱可制淀粉、制糖、酿酒和制酒精等。
?
关于营养
高粱的主要利用部位有子粒、米糠、茎秆等。其中子粒中主要养分含量:粗脂肪3%、粗蛋白8%~11%、粗纤维2%~3%、淀粉65%~70%。
蛋白质子粒中一般含量9%~11%,其中约有0.28%的赖氨酸,0.11%的蛋氨酸,0.18%的胱氨酸,0.10%的色氨酸,0.37%的精氨酸,0.24%的组氨酸,1.42%的亮氨酸,0.56%的异亮氨酸,0.48%的苯丙氨酸,0,30%的苏氨酸,0.58%的缬氨酸。高粱子粒中亮氨酸和缬氨酸的含量略高于玉米,而精氨酸的含量又略低于玉米。其他各种氨基酸的含量与玉米大致相等。高粱糠中粗蛋白质含量达10%左右,在鲜高粱酒糟中为9.3%,在鲜高粱醋渣中是8.5%左右。高梁秆及高粱壳的蛋白质含量较少,分别为3.2%及2.2%左右。
?
高粱蛋白质略高于玉米,同样品质不佳,缺乏赖氨酸和色氨酸,蛋白质消化率低,原因是高粱醇溶蛋白质的分子间交联较多,而且蛋白质与淀粉间存在很强的结合键,致使酶难以进入分解。
?
脂肪脂肪含量3%,略低于玉米,脂肪酸中饱和脂肪酸也略高,所以,脂肪熔点也略高些。亚油酸含量也较玉米稍低。高粱加工的副产品中粗脂肪含量较高。风干高粱糠的粗脂肪含量为9.5%左右,鲜高粱糠为8.6%左右。酒糟和醋渣中分别为4.2%和3.5%。子粒中粗脂肪的含量较少,仅为3.6%左右,高粱秆和高粱壳中含量也较少。
?
无氮浸出物无氮浸出物包括淀粉和糖类,是饲用高粱中的主要成分,也是畜禽的主要能量来源,饲用高粱中无氮浸出物的含量变化于17.4%~71.2%之间。高粱秆和高粱壳中的粗纤维较多,其含量分别为23.8%和26.4%左右。淀粉含量与玉米相当,但高粱淀粉颗粒受蛋白质覆盖程度高,故淀粉的消化率低于玉米,有效能值相当于玉米的90~%95%。高粱秆和高粱壳营养价值虽不及精料,但来源较多,价格低廉、能降低饲养成本。
?
矿物质与维生素矿物质中钙,磷含量与玉米相当,磷约40%~70%,为植酸磷。维生素中B1、B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