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清华简的一些特殊字词.PDF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质疑清华简的一些特殊字词

質疑 《清華簡》的一些特殊字詞 朱歧祥 東海大學中文系 摘要:本文選取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一)至(五)冊中的若干異體字和特別用法,就文字縱線流 變和對應古文獻詞彙加以觀察,發現 《清華簡》若干字形不屬於戰國文字風格,而若干用語也罕見 用於戰國時期。這些特別的字詞拉出一條較長的時間尺,上可追溯殷周甲金文,下可達到漢魏隸 楷的用法 ,而若干字形又只與獨特的河北中山國器銘相合。書手對字詞的知識能涵蓋如此廣闊 , 目前仍不排除有為近人謄錄的可能性。 關鍵字:清華簡,文字縱線,字詞,中山國 一、前言 近世簡牘陸續被發現出土 , 成為目前研治古文字中的顯學。遺憾的是 , 除了早期發表的包山 、郭店、望山、九店、曾侯乙墓、葛陵等具有較清楚的考古發掘資料外 , 其他重要的簡牘如上博 簡、清華簡、浙大簡、北大簡、中文大學簡 , 都是屬於來歷不明的。這些簡牘的可靠性如何 ,迄 今仍是學界的一個疑團。 2009年由香港回歸入藏浙江大學的浙大簡 , 首先遭受到質疑其可靠性。這批竹簡本已是通過 北京大學科技考古與文物保護實驗室進行碳十四的測試 ,確認無訛 ,且明確定為公元前340年戰國 時期的文物。但可惜的是 , 簡牘上的文字基本上在學界已論定為近人偽書。我曾在 〈由字形、文 句通讀評估浙江大學 《左傳》簡〉一文,也提出幾點簡文可疑的地方: • 簡文有濃厚的行艸味道。 • 簡文有與宋元以後的簡體,甚至和目前大陸流通的簡化字相同。 • 簡文結構有大量繁省字形 ,復有若干部件組合怪異的現象 ,這與常態的楚簡文字形構並不相同 。 • 簡文文句出現顛倒、誤書、殘漏、寫別字的特殊現象,這與習見的 《左傳 》傳世本內容並不相 同。 特別的是,浙大簡文中的朝字有从舟,武字有增短橫,字形罕見;但居然與另一批同樣是來歷不 明而又是經過香港回流的清華簡卻巧合的相似。這自然引起我對近出清華簡的字形產生好奇。細 審目前所公布的 《清華簡》(一)至 (五)册中,亦發現若干異體字和特別用語有值得探討的空間。 二、由文字流變檢核 《清華簡》的特殊筆畫 我們嘗試由文字發展的縱線來觀察 《清華簡 》一些特殊字例。這些字例明顯不在正常的戰國 中晚期的字形縱線時間點上,亦與習見的楚簡文字並不相同。 • 康 有關康字的字形流變,先表列如下: • 徐中舒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卷7.12,279頁康字條: 甲骨文作 〈前1.37.1〉 〈後上20.5〉 西周金文作 〈夨方彝〉 〈毛公鼎〉 東周金文作 〈蔡侯盤〉 〈齊陳曼簠〉 石鼓文作 詛楚文作 • 考古所 《甲骨文編》卷7.14,309頁穅字: 〈乙817〉 〈前1.10.3〉 〈粹345〉 〈京津5052〉 • 容庚 《金文編》卷14,971頁康字: 〈女康丁簋〉 〈康侯鼎〉 〈伯康簋〉 〈命瓜君壺〉 • 張光裕 《郭店楚簡研究‧第一卷文字編》正文446康字: 〈3.28〉 〈9.38〉 • 劉信芳 《睡虎地秦簡文字編》58頁康字: 〈日書837反〉 • 許慎 《說文解字》卷七上穅字篆文作 :「穀之皮也。从禾米,庚聲。或省作 。」段注:「穀 猶粟也。今人謂已脫於米者為穅。穅之言空也。空其中以含米也。凡康寧、康樂,皆本義空中 之引伸。」 • 張顯成 《尹灣漢墓簡牘校理》270頁康字條,字作: • 毛遠明 《漢魏六朝碑刻異體字典》上册471頁康字有仍从米,有从四點作似水狀。而字的中豎 筆都是由上而下緊密相連,豎筆末偶有帶鉤的寫法,作: 綜上表字形,康字的來源,上承庚字,獨體,象鐘形。殷商甲文引錄的先公 「庚丁」,即相當文獻 的 「康丁」是;晚期甲文見後增數小點,以與庚字區隔,唯字形主體从庚,中豎畢直而下自始沒 有改變。諸小點只有區別意功能,點數和形態都不固定,至西周金文後才習慣的寫作平衡的四點 或四小斜筆。東周金文後四小斜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ol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