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非膨胀型防火涂料防火机理.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非膨胀型防火涂料防火机理

膨胀型防火涂料 分类: 膨胀型防火涂料按分散介质的不同可分为溶剂型防火涂料、乳液型防火涂料、水溶液型防火涂料。国内目前膨胀型防火涂料的主要品种是膨胀型丙烯酸酯乳胶防火涂料。 防火机理: 前述五点防火机理中(4)、(5)两点解释膨胀型防火涂料的防火机理较为符合,但也包含着前三点的内容。 膨胀型防火涂料受火后的变化较为复杂,涉及的因素较多。从解释物质燃烧理论出发,物质燃烧是一种反应极快的游离基连锁反应,这种游离基有极高的活泼性,使反应以极高的速度进行,但也极易在障碍物上相互化合成稳定的分子而中断连锁反应。如果连锁反应的传递物是有机游离基,极少的NO、NH3就会大大地降低反应速度,因为NO和NH3很容易和有机游离基化合而使连锁反应中止。 在膨胀型防火涂料受火发泡形成泡沫层的同时,被保护的物体受热干馏分解出可燃性气体,接触火源引起连锁性的燃烧反应,但由于导致连锁反应的游离基碰到组成泡沫的微粒上,连锁反应又立即中断。磷-氮-碳体系的膨胀型防火涂料的成分中舍有大量的氮化物,遇火产生NO和NH3,也会破坏连锁反应,这是膨胀型防火涂料具有持久耐火性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解释。 技术需求: 膨胀型防火涂料的特点是当涂层受热达到一定温度后即膨胀到10~100倍以上,这样在被涂面与火源之间形成海绵状碳化层,阻止热量向底材传导,同时产生不燃性气体,使可燃性底材的燃烧速度和燃烧温度明显降低,因此膨胀型防火涂料应具有下列性质: (1)涂料的成膜物质在需要的温度下熔化,以利于膨胀,该温度应低于发泡剂的活化温度; (2)应在膨胀时产生稳定的泡沫; (3)涂料的基料应是不易燃烧的或者自身能熄灭的。 膨胀型防火涂料现防火功能的技术途径 组分:膨胀型防火涂料是由难燃树脂、难燃剂及成碳剂、脱水成碳催化剂、发泡剂等组成。 涂层在火焰或高温作用下会发生膨胀,形成比原来涂层厚度大几十倍的泡沫碳质层,能有效地阻挡外部热源对底材的作用,从而起到能阻止燃烧发生的一种建筑防火特种涂料。 膨胀型防火涂料阻止燃烧的效果大于非膨胀型防火涂料。 成膜物质: 是合成树脂,有:聚丙烯酸酯乳液、聚醋酸乙烯乳液、醋酸乙烯一乙烯乳液、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醇酸树脂、聚氨酯、环氧一聚硫等。 它们与有机难燃剂相结合,使涂层既具有良好的常温使用性,又具有良好的难燃性。 成碳剂: 在高温及火焰作用下,能迅速碳化的物质称为成碳剂,它们是形成泡沫碳化层的物质基础。成碳剂常是含高碳的多羟基化合物,如淀粉、季戊四醇及含羟基的有机树脂等。 脱水成碳催化剂: 其主要功能是促进羟基有机物脱水碳化,形成不易燃烧的碳质层。这类物质主要有聚磷酸铵、磷酸氢铵和有机磷酸酯等。 发泡剂: 是指能在涂层受热时分解出大量灭火性气体,使涂层发生膨胀形成海绵状细泡结构的一种助剂,这类物质有三聚氰胺、双氰胺、氧化石蜡、多聚磷酸铵、硼酸铵、双氰胺甲醛树脂等。 无机颜料与填料: 基本上与非膨胀型防火涂料所采用的无机颜料与填料相同。 未来发展趋势 纳米技术(防火涂料) 微胶囊技术(阻燃剂微粒) 辐射交联技术(多功能) 复配技术(1+12) (1)纳米技术 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将固体阻燃剂分散成1~100nm大小微粒的方法,称纳米技术。物理方法有蒸发冷凝法、机械破碎法;化学方法有气相反应法:液相法。例如使Sb2O3穿过等离子弧的尾气反应蒸发区蒸发,然后进入冷凝室进行急冷,能得到0.275μm的Sb2O3粒子。阻燃剂超细处理技术,不仅可以提高阻燃效率,降低阻燃剂用量,同时对于改善阻燃剂的发烟性、耐候性、着色性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2)微胶囊技术 即把阻燃剂微粒包裹起来。例如用硅烷、钛酸酯对Al(OH)3、Mg(OH)2进行表面处理;或者将阻燃剂吸附在无机物载体的空隙中,形成蜂窝状微胶囊阻燃剂。这样可以改善阻燃剂与高聚物的相溶性。硅烷分子、钛酸酯分子在Al(OH)3、Mg(OH)2颗粒表面形成“分子膜层”,在阻燃剂与高聚物之间搭起了“桥键”;若用的包裹物是硅酸盐、有机硅树脂,可以使易热分解的有机阻燃剂被很好地保护起来,从而改善阻燃剂的热稳定性。 (3)辐射交联技术 高聚物在高能射线(γ射线、β射线或X射线)作用下,引起电离,激发分子和自由基。这些活性粒子在分子内部或分子之间,互相结合产生“桥架”或“交连键”,使聚合物具有三维网状结构,从而改善材料的耐热性、阻燃能力、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4)复配技术 在对材料进行阻燃处理过程中,已经发现某些阻燃剂同时使用会取得很好的协同效应,获得1+12的阻燃效果。例如磷+卤、锑+卤、磷+氮、磷+结晶水化合物等。 课后思考题 钢结构火灾的基本特点、耐火性能要求和防火措施? 2. 举例论述建筑防火材料的防火机理。 专题研讨 新型环保节能的建筑保温、隔热材料 建筑节能的新趋势与建筑材料的多功能化

文档评论(0)

sunhon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