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禁奥10年屡次死灰复燃 媒体称背后是择校乱象
图说:2011年调查数据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2年下半年,奥数从“热点”成为了“焦点”。8月22日,北京市各主要媒体都在显著位置刊登;了北京市严禁奥数成绩与升学挂钩的消息,并明确从8月28日起到10月31日,暂停全市所有涉及奥数的培训,期间,教委会同工商部门展开了联合执法检;查,重点对培训机构的课程要求、广告宣传、任课教师主体、学校管理等方面进行梳理。一些涉及奥数培训的课外辅导机构纷纷停课,坊间流传的消息更是铺天;盖地。一周后,包括人大附中、北京四中等名校在内的30所北京市城区学校负责人郑重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做出承诺,不直接或变相采取考试的方式选拔学;生、控制课程容量和难度、提高教师能力。9月6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参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再次强调严格禁止以奥数成绩等特长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升学与入学的依据。对教育界来说,“禁奥”早已不是什么新闻。据了解,教育部早在2001年就发布禁令,规定奥赛成绩不得与中小学招生挂钩;。之后,各地不断出台“禁奥”政策。以北京为例,2003年北京市颁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管理行为的通知》,2005年叫停了“迎春杯”数学竞;赛,2009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治理利用培训机构选拔学生干扰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秩序行为的意见》,2011年发布了《关于禁止组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活动的通知》,所有这些规定都明令禁止奥数成绩与升学挂钩。然而,诸多禁令不仅没能禁止奥数,反而让它越来越“疯狂”。有人说,2012;年的“禁奥”在北京堪称“史上最严”。这让人们不由得想起2009年的成都。当年成都市下决心要“干掉奥数”,下达的禁令包括“在职教师校外有偿补课;将被开除”,“招生看奥数,校长将被免职”等多条,被称为史上最强“禁奥风暴”。但是,三年后的今天,奥数并没有因为这次“风暴”而开始降温,反而在;很多地方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即使在成都,如果你打开相关网站,各种备战小升初的帖子仍然很热,在一份“重点中学入学攻略”中我们看到了下面的文字;:“由于教委把‘重点班’ 列为封杀的对象。‘入学摸底测试’就成为了重点中学‘分班’的代名词。……考试就会向数学倾斜,……重点中学的数学题还是;以奥数题为主……”每一次的禁奥行动几乎都以“死灰复燃”告终为什么本来只适用于少数学有余力且有数学天赋的孩子的东西,却成了折磨绝大多数孩子的工;具,而且呈现越来越疯狂的局面?奥数是半个世纪前被华罗庚先生带到中国的,1956年,在华罗庚、苏步青等老一辈数学家的倡导下,举行了首次中学生数;学竞赛。后来随着“数学竞赛也要从娃娃抓起”的呼声越来越高,小学生奥林匹克竞赛应运而生。随后,这样的政策出台了: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信息科学五个学科的高中竞赛中取得名次的学生可以免试上大学。同样的逻辑,小学的竞赛优胜者,可以保送上好的初中,初中的竞赛优胜者可以保送到重点高;中。奥数由此开始变味了。到1998年,“小升初”取消统一考试,“奥数”大张旗鼓地扮演起了选拔人才的角色,愈发火爆起来。2005年,北京出现了;4万小学生报考“迎春杯”的盛大场面,当年年初,北京市叫停了该杯赛,并通报各区县教委,要求停止各类奥数辅导班和竞赛。但是,选拔没有停止,竞赛就;一定不会停息。果然,“迎春杯”被禁不久,就变换了名称,与华罗庚杯、走美杯、希望杯一起成为与“小升初”挂钩的最著名的赛事,成绩靠前的孩子被众多;名校瓜分。奥数已经不再是奥数本身,而是异化为名校“掐尖儿”的工具。因此,每一次的“禁奥”行动几乎都以“死灰复燃”告终,今年的“禁奥”行动也出;现了同样的端倪。有媒体报道,还没有等到10月31日的“大限”,北京就有不少培训机构冒出了挂着“科学实践实验班”、“数学思维训练”等名头的培训;班。这些培训班所用的教材基本是原先的奥数课本的节选,例题、练习题几乎一样。有家长说,最具讽刺意义的一幕是,这些奥数培训机构还在教室外面挂着“;坚决拥护市教委、区教委会议决定”的横幅,教室里面却还是上着换汤不换药的奥数课。奥数屡禁不止背后是择校乱象奥数一旦与升学联姻,立刻就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矗这也是奥数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之一。奥数热的背后是“小升初”择校热,而在择校寻租严重的北京,奥数成了“草根”一族们用来博弈的工具。在;“小升初”诸多路径中,“条子生”、“共建生”、“捐资助学”拼的不是“权”就是“钱”,而对广大没权、没钱的普通人来说,他们唯一能拼的就是“孩子;”,因此,“奥数”成了摆在广大“草根”面前还算“公平”的道路。问题的关键是择校而非奥数。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在择校存在的情况下,进行所谓的禁止奥数,表面上是在治理择校乱象,但根源没有消失,必然会有相应的替代品。很多地方都说取消奥数和升学挂钩,但;变相的挂钩比比皆是。北京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家安全教育大学生读本高教2024版课件-第九章筑牢其他各领域国家安全屏障-.pptx VIP
- TCSGPC-水库库岸边坡变形监测技术规程.pdf VIP
- 雅思基础入学测试题(参考).pdf VIP
- 遗体防腐整容之遗体消毒——化学法消毒遗体.pptx VIP
- 中国古代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文学教学优质课件.pptx VIP
- 2025年北京银行招聘考试(行政能力测验)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docx VIP
- 昭和ロマンス(昭和罗曼史,岸部真明)吉他弹奏图曲谱.pdf VIP
- 【2025秋】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
- 2025年杭州银行招聘考试(行政能力测验)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docx VIP
- 第十一章 遗体防腐常用器械.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