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CT和MRI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CT和MRI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
广西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 547000
【摘要】:目的:探究肾上腺髓样脂肪瘤CT和MRI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基于本院自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接诊收治的50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患者的床资料,按照临床诊断方式的不同,随机的将这50例患者分为两组,CT诊断组和MRI诊断组,各25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诊断影像学特征以及诊断的准确性。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影像学特征均表现为:病灶内含脂肪成分、软组织成分(而且增强后的软组织成分程度逐渐的由轻度转化为中强度,而脂肪成分无强化趋势),边界存在清晰的类圆形肿块;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无显著差异(Pgt;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CT、MRI临床诊断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均具有不可替代的应用价值,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最恰当的诊断方式,其诊断结果对临床医疗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肾上腺髓样脂肪瘤、CT、MRI、影像学特征、鉴别诊断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临床少见疾病,属于无功能性良性肿瘤,一般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常属于偶然间发现,相关数据调查发现:0.08%-0.2%的发现率在于尸检[1]。从组织学角度分析该病,发现山圣贤髓样脂肪瘤往往由不同比例的骨髓造血细胞、成熟的脂肪组织构成,容易伴随出血、钙化等症状,临床收拾治疗前,一般依赖影像学检查诊断[2]。基于此,本次调查以本院自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接诊收治的50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肾上腺髓样脂肪瘤CT和MRI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作出如下报告。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为:本院自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接诊收治的50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患者,且由于这50例患者所选用的影像学诊断方式不同,将其随机的分为CT诊断组和MRI诊断组(各25例)。CT诊断组25例患者中,男患者14例,女患者11例,他们的年龄为(26-63)岁,平均年龄为(42.7plusmn;3.5)岁 ,在这25例患者中,右侧病变的患者有15例,左侧病变的患者有10例;MRI组25例患者中,男患者13例,女患者12例,他们的年龄为(25-64)岁,平均年龄为(43.0plusmn;3.8)岁 ,在这25例患者中,右侧病变的患者有14例,左侧病变的患者有11例。两组患者均伴随不同程度的腰背、上腹部酸胀不适,经实验室检查,其尿17-OH、24h尿儿茶酚胺、17-KS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
1.2方法
CT诊断组:利用多排螺旋CT扫描仪(Siemens),相关参数设置为:层厚、层距均设设置为5-8mm,对本组25例患者均进行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在动态增强扫描中,所使用的造影剂为碘海醇(高压注射),使用总量为1.5ml/kg,在扫描诊断的过程中,造影剂的注射速率需要控制在2.5-3.5ml/s,并且需要进行肘静脉注射30s动脉期扫描,然后进行70s的静脉期扫描。
MRI诊断组:利用MRI成像仪(Siemens Avantol.5T)相关参数设置为:层厚6-8mm,层间隔1mm,对本组25例患者均进行单次屏气扫描(脂肪抑制技术),并且单次屏气扫描的序列为:T1WI:TR/TE=199ms/2.5ms、T2WI:TR/TE=1000ms/83ms,对本组25例患者进行平扫完成之后,需要增加动态增强扫描,并且造影对比剂为:扎喷酸葡胺,使用的剂量为0.2mmol/kg,然后利用注射器对患者进行肘静脉注射(速率为2.0-2.5ml/s),并且分为造影剂注射后20s、45s、90s三个阶段的扫描。
1.3统计学意义
分析、总结、归纳(采用软件SPSS20.0)本次调查所有数据,所有的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用X2检验,所有计量资料均采用( plusmn;s)表示,用t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影像学特征均表现为:病灶内含脂肪成分、软组织成分(而且增强后的软组织成分程度逐渐的由轻度转化为中强度,而脂肪成分无强化趋势),并且所有患者的瘤体直径均在3.0-11.1cm 范围内,另外,所有患者的病灶边界存在清晰的类圆形肿块,病灶T1WI阶段呈现明显的高信号状态,T2WI的信号状态不如T1WI阶段,但仍比较高,而起随着脂肪抑制,信号明显的呈现低状态,经认真的观察研究,发现稍高信号的条索状或者片状软组织,其影像学特征不断强化;除此之外,所有患者的肿瘤薄膜完整,镜下可以观察待肿瘤是由大量的脂肪细胞构成的,外观淡黄,而且可以见少量的造血样组织;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无显著差异(Pgt;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为:CT诊断组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为10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护理.doc
- 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doc
- 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48例临床诊治体会.doc
- 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体会.doc
- 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 师会艳.doc
- 肺灌洗结合肺内给药防治煤工尘肺患者肺部炎症的护理体会.doc
- 肺灌注SPECT检查流程设计初步研究.doc
- 肺炎伴发支气管哮喘发作患者的护理对策.doc
- 肺灌洗治疗尘肺及临床护理进展探析.doc
- 肺炎儿童临床护理.doc
- DB3311_T 281-2024 山区乡镇卫生院急救站设置和运行规范 .docx
- DB3311_T 283-2024 雷竹笋早出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docx
- DB3311_T 285-2024 基于项目的碳减排量核算指南 竹材料替代.docx
- DB3311_T 290-2024 芥菜栽培技术规程 .docx
- DB3311/T 145─2020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规范.docx
- DB3311/T 150─2020家政服务机构运营管理规范.docx
- DB3311/T 217─2022绿道养护技术规范.docx
- DB33T 1395-2024产品碳足迹评价 纺织和服装类.docx
- DB33T 2016-2016 乡村气象防灾减灾建设规范.docx
- DB33T 2114.2-2022综合交通视频交换技术规范 第2部分:视频交换协议.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