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性”精神。馆员主动通过培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的操
作技能,努力成为“数据库管理者”、“系统设计员”、“网络向导”,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精品化
的文献信息服务。图书馆员能够以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娴熟的技能为读者提供多元化、深层次
的咨询服务,真正体现网络时代图书馆对读者的人文关怀。
综上所述,将“组织公民行为”理论应用到图书馆工作领域,不仅可以促进图书馆的科学
管理,激发馆员的爱岗敬业精神,而且通过馆员的组织公民行为所发挥出的潜能,全力做好读
者服务工作,进而从馆员与读者两个层面体现出图书馆的人文关怀,最终实现图书馆“一切为
了读者”的最高目标。“组织公民行为”的理论引人并应用于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本文只
是做了初步探讨,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l王雁飞,徐文雄,吴三清.组织公民行为中的几个问题.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5
2徐长江,时勘.对组织公民行为的争议与思考.管理评论,2004,16(3)
3郭颖梅.激发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对策.经济论坛,2005(7)
4黄辉,陈玉萍.组织公民行为理论对图书馆工作的启示.江西图书馆学刊,2005,35(4)
5吴俊.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人文关怀探讨.四川图书馆学报,2004(3)
6王孝.论图书馆员与读者的信息沟通//新世纪的图书馆员.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消除知识贫困 保障知识公平
——图书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有所作为
尚小辉(国家图书馆)
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共中央提出了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目标,这一目标首次把农村“文化建设”提到与“经济、政治、社会和党的建设”同
等重要的高度。图书馆作为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难题:知识贫困
胡鞍钢教授认为,知识贫困(KnowledgePoverty)衡量的不仅是教育水平低下的程度,而是
指获取、吸收和交流知识能力的匮乏或途径的缺乏。知识贫困是造成收入贫困的主要原因,贫
困地区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是知识资源,最缺乏的能力是知识能力,对贫困地区最大的剥夺是
教育剥夺、知识剥夺。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说:“影响人的贫困或富裕的决定因素是人,是人
的自身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一大批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民。
25
但我国农村地区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农民的文化程度低,知识贫困的屏障,使他们很难获取和
利用外界的有用信息。农村地区的知识贫困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一个重大
难题。
1.1知识贫困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在《好社会》中说:“在当今世界,没有任何一
国受过良好教育的公民是贫穷的,也没有任何一国愚昧无知的人民是不贫穷的,在民智开启的
地方,经济发展自然水到渠成。”在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与家庭人均收入的高低关系密切,文
盲半文盲劳动力的贫困发生率最高,达到21.3%,而中专以上学历的劳动力贫困发生率只有
7%一8%,文盲半文盲劳动力有一半家庭人均年收入在1000元以下,而中专以上学历的劳动
力仅有20%左右处于1000元以下。目前现实的情况是我国大部分农民只有初中文化程度,
这导致部分农民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不仅收入低,而且很难有所发展。
知识贫困对农村经济的影响非常深,这也是中国农民始终处于弱势的深层原因。尤其是
知识贫困还可以代际传递,处于社会边缘地位、被隔离在一定区域并世代相袭的农村文化往往
是社会主流知识文化之外的亚文化,这种亚文化束缚和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向上发展,并通过家
庭关系影响到下一代的发展,加剧了农村经济发展难度。这些“边缘化”的人群和地区由于
“知识鸿沟”而不能获得有效的知识信息资源,影响到农村地区的整体脱困和发展。
1.2知识贫困对农民精神生活的影响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认为,人有生理、安全、爱、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我们可以把这些需
求分成两大类——生存需求和精神需求。然而,当城市人正在为泛滥的“信息爆炸”而苦恼、
盲从的时候,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农民却依然守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精神生活十分
匮乏。农村很多地方的图书室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