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1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馏PPT

对于(3—80): 埃迪密斯特指出:吸收主要发生在1、N二块板上,可将N板吸收作为2板吸收计算。 的计算式; , e e A′ A  平均有效因子法计算步骤: A、用平均吸收因子法估计 B、假设尾气温度(T1),全塔热量衡算确定吸收液温度(TN) C、估计 、 ,Edmister建议用下式预测 D、计算 E、用(3—86),(3—87)计算有效吸收因子 F、确定吸收率 G、作组分物料衡算,计算尾气和出口吸收液组成( ) H、校核全部假设 N i i l v , 1 , 二、蒸出因子法 N N-1 n+1 n n-1 2 1 蒸出气V N 吸收液LN+1 蒸出剂V1 吸收剂L1 特点; 与吸收相反 模型塔: 图 (3-40) 计算同于吸收 S=KV/L=1/A —— i组分的蒸出因子或因素 特点:传质(分子扩散)、反应 反应对传质速率的影响:增加传质推动力;提高了传质系数;增大了填料层有效接触面积。 优点: 1、吸收容量大 2、吸收率高;设备投资少 3.4.4 化学吸收 考虑能否形成氢键 S加入后形成的溶液: 仅有氢键生成,则呈现负偏差; 仅有氢键断裂,则呈现正偏差。(表3—2) 考虑其它因素 1. 沸点高、不与1、2组分共沸,不起化学反应。 2. 溶解度大。 3. 溶剂比(溶剂/进料)不得过大。 4. 无毒、不腐蚀、低廉、易得。 3.3.2 共沸精馏 共沸物(恒沸物): 定压下,加热溶液使之蒸发,从始到终x、y、T不变的溶液。 共沸点(恒沸点): 共沸时的温度。 对共沸物: 一个汽相,一个液相, —均相 一个汽相,多个液相, —非均相 共沸剂的选择 一般原则: 1.分离负偏差共沸物或沸点相近的混合物 a.共沸剂仅与一个组分形成二元正偏差共沸物。 b.分别与两组分形成二元正偏差共沸物,且共沸点有明显差别。 c.与两组分形成三元正偏差共沸物,共沸点温度显著低。 2.分离二元正偏差共沸物 a.共沸剂与一个组分形成二元正偏差共沸物,共沸温度明显低。 b.形成三元正偏差共沸物,共沸点温度显著低。 第四节 气体吸收 3.4.1 吸收过程特点与流程 3.4.2 多组分吸收和蒸出过程分析 3.4.3 多组分吸收和蒸出的简捷计 算法 3.4.4 化学吸收 返回 3.4.1吸收过程特点与流程 一、操作目的 净化和精制气体 分离气体混合物 制备溶液或中间产品 二、吸收过程特点 吸收目的产物的同时也吸收了其他组分 ——多组分吸收 端点条件: 待吸收气体 吸收液 未吸收气体 吸收 剂 复杂塔 T、X顶、釜预分配难 吸收剂组成与解吸有关 物系 平衡态: 汽相: 组分沸点差大,有些组分接近于临界点 ——非理想气体 液相: 吸收剂量大 ——稀溶液 平衡关系表达式: 流量 L从上向下↑;V从下向上↓ ——不恒定 每板温度Tn 由于溶解热大, Tn与溶解吸收量有关,难预测,不能用泡、露点方法计算Tn ,要用热量衡算求Tn 。 平衡数据、溶解热数据、动力学数据等研究的不充分。 逆过程为蒸出。 三、分类 物理吸收 无化学反应。——进行了大量研究 化学吸收 1.可逆反应的化学吸收过程 难点;汽液平衡,化学反应速率 2.不可逆反应的化学吸收过程 难点:连串反应、不是瞬时完成的 反应。 四、流程 用蒸汽或惰性气体的蒸出塔 用再沸器的蒸出塔 用一般精馏塔 返回 3.4.2 多组分吸收和蒸出过程分析 一、设计变量数和关键组分 吸收塔 Nx: 吸收剂 C‵+ 2 原料气 C+2 压力等级数 N 和 C+C‵+4+N Na: 串级单元数 1 蒸出塔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