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 哲学的基本派别.pptx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讲 哲学的基本派别

第4讲 哲学的基本派别;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基本派别的划分;在本体论问题中,“思维”(精神、意识)有两种不同的含义: a. 某个人的思维(精神、意识) b. 超越于个人之上的客观的思维(精神、意识) 主张思维决定存在的唯心主义可以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一、客观唯心主义;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二十五章》;近代哲学的创始人、数学家笛卡尔(1596-1650);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年-前347年);客观唯心主义对全能全知全善的主宰的信仰,与现实世界中的苦难和邪恶之间的矛盾。 (奥斯维辛之后再没有上帝!) 客观唯心主义对全知全能的主宰的信仰与对人的自由的要求的矛盾。;南宋理学家 朱熹 (1130-1200);二、主观唯心主义;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阳明:世界总是呈现在我们每个人眼中的世界。所以,一个人的真正的知识是通过自己反复的思考、体验、实干得来的 。;王阳明在与自己的学生讨论时,强调在独立思考、反省和体验中求得真知。 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 ——王阳明《咏良知四首示诸生》;主观唯心主义者崇尚人内心的力量(向善的力量)。 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庄子 ;存在即是被感知 物是感觉的复合 陷入“唯我论”之中,无法分清梦境与现实。 ;1762-1814 ;人人心中有一个上帝。 16世纪初宗教领域的思想解放运动。 将《圣经》翻译成德语。;主观唯心论者崇尚个人的强大的内心,要求在是非善恶的认知方面独立思考、以“我”为主,因而在某些情况下具有解放思想的意义。但其流弊在于有可能过于夸大个人的认知和意志的作用。;;主观唯心主义者的特点是“自以为是”、“从心所欲”、“唯我独尊”,强调主观(主体)、个别、相对、差异。但每个“自我”都要与他人及自然共处,那么,有没有客观、普遍、共同、绝对的东西,可以对“自我” 形成合理的约束?;方案二 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强调人是根本,突出人的认知、欲求与意志的塑造世界的力量。 每一种方案都有自己的problem。; 世界不会自动地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满足自己。;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只要你知道去哪儿,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Impossible is nothing. “一切皆有可能”。 人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充分肯定人的主体能动性:新唯物论与主观唯心论的共同点。;客观唯心论;主观唯心论者崇尚个人的强大的内心,要求在是非善恶的认知方面独立思考、以“我”为主,因而在某些情况下具有解放思想的意义。但其流弊在于有可能过于夸大个人的认知和意志的作用。;;三、客观唯心主义 几个疑问: 我们每个人是否受“命”的支配? 自然界的规律是不是先于单个的实物存在的? 社会和历史有规律吗?这些规律是不是先于个别的人和民族而存在的? ;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整个世界是由精神力量创造、设计或支配的,因此,它往往会带有神秘的色彩,与宗教或神学有关。;四、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五行图;局限性: 第一,机械性(世界是机器、人是机器); 第二,形而上学性(永恒的设计); 第三,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宿命论)。;牛顿(1643-1727);近代哲学的创始人、数学家笛卡尔(1596-1650);六、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新唯物主义) 有3个要点: (1)对“物质”概念的理解 (2)意识的本质 (3)实践:人与世界的关系 ;(1)物质的概念 不能把哲学上讲的物质与日常生活中的物质概念混为一谈。 “物”或“物质”是个抽象概念,不能等同于物体、实物。;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习惯的看法: 有形的东西=物质 无形的东西=精神 例如:物质追求-精神追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但在哲学上,物质就是指“客观实在”,不仅有形的事物是物质,无形的精神也归结于物质。 唯物主义不是指追求物质享受的“主义”,不是???唯物主义就否定精神、信仰或理想。;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